錢裕民院長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心中更是樂開了懷。
陳捷已經用無懈可擊的表現,為自己贏得了一張無比珍貴的入場券。
而他作為陳捷的發現者和推薦者,在這張入場券上,也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
晚宴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陳捷被錢院長和張書記留了下來,又叮囑勉勵了幾句,才放他離開。
走在返回宿舍的路上,晚風清涼,吹散了酒宴上的熱氣。
陳捷牽著蘇晴的手,頭腦卻異常清醒。
自己今晚的表現,已經成功地在校、院兩級領導,乃至更高層級的領導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往中央選調生的道路,最關鍵的內部觀察和高層印象這一環,他已經拿到了近乎滿分的成績。
接下來,就是等待。
……
三天後,陳捷接到了輔導員張瑋的電話,讓他去一趟院長辦公室。
站在那扇熟悉的紅木門前,陳捷深吸一口氣,輕輕叩響了房門。
“請進。”
錢裕民院長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批閱著文件。
看到陳捷進來,他放下手中的筆,笑著指了指對麵的沙發:
“陳捷來了,坐。”
“錢院長,您找我。”陳捷恭敬地說道。
“嗯,坐吧,不用拘束。”錢裕民的語氣十分和藹,“這次論壇,你做得非常好,各方麵的反響都很熱烈,昨天,羅老還親自打電話給我,又把你誇了一通,說你是他近些年見過的,最有大局觀和執行力的年輕人。”
“都是羅老和您栽培。”陳捷謙虛道。
錢裕民擺了擺手,身體微微前傾,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陳捷,那天在晚宴上,你說了你的誌向,你說,你想參與到國家法治建設的進程中去。這話,我一直記在心裡。”
陳捷心中一動,正題來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錢裕民緩緩說道,“有遠大的誌向是好事,但更需要到實踐中去鍛煉,去打磨,光有理論知識和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著陳捷:
“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也不是什麼正式工作,算是一個實習或者研究助理的崗位吧。”
“中央政策研究室下麵,有一個關於‘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課題組,正在進行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期調研工作,這個課題,級彆很高,保密性也很強。”
“他們最近人手有點緊張,希望能從我們燕大,挑選一兩個政治過硬、專業紮實、頭腦靈活的年輕人,過去幫幫忙,主要是做一些資料整理、會議紀要、以及初步的文稿起草工作。”
錢裕民的語速不快,但每一個字都帶著千鈞之力。
中央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