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77章寫了一個會議,被關小黑屋了,我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放出來,不過那一章是大背景,不看也無所謂,不影響劇情銜接。
幾天後,中樞大院,辦公廳主任魏向敏的辦公室。
魏向敏,是一個看起來很溫和,甚至有些儒雅的老人。
但任何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執掌著國家神經中樞的大管家,擁有著何等縝密的心思和雷厲風行手腕。
他的辦公室裡,此刻正坐著中政研主任,秦振陽。
“振陽同誌,你可是稀客啊。”魏向敏親自給秦振陽倒上一杯茶,笑著說道,“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裡視察工作了?”
秦振陽接過茶杯,也笑了:
“魏主任說笑了……”
兩人一番客套,氣氛融洽。
魏向敏喝了口茶,話鋒一轉,切入正題:
“振陽同誌,說真的,你們研究室最近的工作,是越來越出色了。”
“無論是之前關於網絡輿論的報告,還是最近這份關於經濟新常態的策論,都非常有水平,非常有分量,可以說是想中央之所想,急中央之所急,為高層決策,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
“辦公廳這邊,都覺得,最近從你們研究室上報的材料,質量比以前,明顯高了一個檔次,不僅思想深刻,而且切中要害,連格式和摘要,都做得特彆清爽,特彆符合其他同誌們閱讀習慣,給我們省了不少事。”
魏向敏這番話,是發自肺腑的。
他是大內總管,每天需要處理的,是來自全國各部委、各省市,雪片一般的文件和報告。
絕大多數報告,要麼是長篇大論,言之無物,要麼是部門利益訴求,夾帶私貨。
而研究室最近的這些報告,卻如同一股清流,總能用最凝練的語言,點出最核心的問題,提出最富建設性的建議。
這種變化,他感受得最真切。
秦振陽聽到這番誇獎,臉上露出謙和笑容:
“魏主任過獎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整個研究室同誌們集體智慧結晶。”
“集體智慧,我當然相信。”魏向敏笑了笑,目光變得有些意味深長,“不過,我聽說,你們的集體裡,最近好像多了一個奇兵啊?”
秦振陽心中一動,知道對方這是在點自己了。
他也不再打官腔,而是順著魏向敏的話,半開玩笑地說道:
“魏主任消息真是靈通,什麼都瞞不過你的眼睛。”
“我這也就是道聽途說。”魏向敏笑了笑,“聽說你們綜合局,新來了一個燕大的選調生,是個了不得的人才?之前醫改的‘三醫聯動’,東北振興的‘騰籠換鳥’,好像都跟這個年輕人有關?”
秦振陽點了點頭,沒有否認,臉上露出一絲欣賞與自豪:
“是有這麼個年輕人,叫陳捷,是個難得的好苗子。”
“這孩子,身上有一股靜氣,也有一股靈氣,能沉下心來,在資料館裡一坐就是一天,啃那些最枯燥的理論和曆史,基礎打得非常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