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山眉毛微微一挑,沒有說話,等著陳捷下文。
“大家說你思路清晰,作風務實,是咱們安宜鎮經濟發展的總設計師和主心骨。”陳捷語氣真誠,“我來之前,也做過一些功課,安宜鎮這幾年的經濟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幾個關鍵的工業項目能順利落地,都和你在前麵衝鋒陷陣、攻堅克難密不可分,說實話,我非常佩服。”
這番話,不是空洞的吹捧,而是基於事實的肯定。
蔣海山為安宜鎮付出的心血,全鎮乾部有目共睹。
陳捷的話,精準說到了他的內心深處,讓他心中那股因被截胡而產生的怨氣,不由自主地消散了幾分。
“陳鎮長過獎了,我也就是做了點分內的工作,主要還是靠馬書記的領導和同誌們的支持。”蔣海山謙虛了一句。
陳捷笑了笑,繼續說道:
“蔣鎮長,我今天來找你,不為彆的,就是想跟你交個底,探討一下我們倆接下來的工作分工。”
“我的個人情況,你也清楚,我是理論研究出身的,在辦公室裡寫過一些材料,但對於基層一線,特彆是經濟工作,都不是很有經驗,這是我的短板,也是我這次下來最需要學習和補齊的一課。”
“而你,恰恰是這方麵的行家裡手,所以我在想,我們鎮政府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有所側重,經濟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這些推動安宜鎮發展的核心引擎,我希望還是能由你來繼續主抓、繼續掌舵,這是你的長項,也是安宜鎮最需要的。”
“而我,則可以利用我在政策研究和宏觀協調方麵的一點經驗,多花些精力去處理一些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方麵的難題,為你和我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掃清障礙,鞏固後方,我們一個主攻,一個主守,形成合力,你看怎麼樣?”
蔣海山驚愕地看著陳捷。
陳捷沒有說“你給我當副手”,而是提出了“一個主攻,一個主守”的搭檔模式。
他主動將最能出政績、最引人注目的經濟工作交給自己,自己則去啃那些費力不討好、矛盾尖銳的社會治理硬骨頭。
這是什麼意思?
是真的胸懷坦蕩,還是以退為進?
蔣海山一瞬間想了很多,但他完全看不透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心思。
對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顯得那麼真誠,無懈可擊。
但無論如何,陳捷拋出的這個橄欖枝,他無法拒絕,也不想拒絕。
拒絕,顯得自己心胸狹隘,容不下新領導。
接受,則意味著自己可以繼續大展拳腳,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積累更雄厚的政績。
短暫沉默後,蔣海山站起身,對著陳捷,鄭重地伸出了手:
“陳鎮長,你這番話,讓我很意外,也很佩服你的胸襟,你放心,我蔣海山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
“既然組織上讓你來當這個鎮長,我堅決擁護,工作上,我們就是搭檔,今後我一定全力配合你,我們一起,把安宜鎮建設得更好!”
陳捷也站起身,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
“蔣鎮長,不是配合,是我們並肩作戰。”
陳捷自然清楚,蔣海山內心深處的芥蒂,不可能因為這一席話就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