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先穩住蔣海山,讓他從一個潛在的抵抗者,甚至是可能使絆子的人,變成一個至少在工作層麵願意合作的隊友。
這就夠了。
真正的信任,需要在未來一點一滴地去建立。
穩住了政府這邊的蔣海山,陳捷的下一個目標,是拜訪鎮黨委書記馬東城。
與蔣海山這位實力派不同,馬東城是安宜鎮真正的掌舵人,是黨委核心。
處理好與他的關係,是陳捷能否在這裡順利開展工作的根本前提。
陳捷選擇在下班前十分鐘,一個人,提著一個普通公文包,敲響了馬東城辦公室的門。
“馬書記,沒打擾您工作吧?”
“哎呀,是小陳同誌啊,快進來,快進來。”馬東城熱情地招呼著,親自給他泡上一杯自己珍藏的龍井。
他的稱呼很講究,既不叫官職顯得生分,也不叫名字顯得太親近,一個小陳同誌,恰到好處。
“書記,您太客氣了。”
“應該的,應該的。”馬東城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
兩人寒暄了幾句,陳捷便主動彙報起自己這幾天的工作思路。
他將自己走訪各部門的所見所聞,以及與蔣海山達成的分工默契,都原原本本地,向馬東城做了彙報。
在彙報過程中,他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堅決執行黨委決策的執行者位置上。
“……總的來說,我感覺咱們鎮的乾部隊伍,精神麵貌非常好,乾事創業的勁頭很足,這都是在您這位班長的帶領下,打下的好基礎。”
“政府這邊,我跟海山同誌也做了初步溝通,他的長處在經濟,我的長處可能在政策協調,我們準備分工協作,他主抓經濟項目,我多關注一些社會民生問題。”
“當然,這隻是我們初步的想法,所有工作,都必須在鎮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任何重大事項,我都會第一時間向您請示彙報,堅決貫徹執行黨委的最終決策。”
馬東城靜靜地聽著,臉上那彌勒佛般的笑容始終不變,但心裡,卻對陳捷的評價,又高了一個層次。
這個年輕人,懂規矩。
他不僅沒有跟蔣海山搞內鬥,反而還主動分工,形成了合力。
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時間就向自己這個黨委書記,表明了黨領導一切的政治站位。
馬東城了解過陳捷的背景。
高考狀元,燕大高材生,又以第一名的筆試和麵試成績通過中央選調生考試,繼而進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如今被下派基層曆練。
這種天之驕子般的人物,前途無量,他一個鎮黨委書記,是萬萬不敢去打壓和針對的。
他最怕的,就是這種年輕人恃才傲物,不守規矩,一來就想另搞一套,那會讓他的工作非常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