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寫得花團錦簇,前景描繪得天花亂墜,聲稱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能吸引遊客二十萬人次,創造旅遊收入上千萬元。
然而,這份報告,在陳捷這裡,已經連續被打了三次回票。
第一次,陳捷的批示是:
“項目構想很好,但缺乏可行性論證,特彆是關於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的預測,數據來源何處?依據是什麼?請補充詳實的數據支撐。”
第二次,劉福民讓人胡亂編了點數據報上去,陳捷的批示更不客氣:
“數據浮誇,不切實際。我鎮並非傳統旅遊目的地,周邊亦無知名景區依托,每年二十萬遊客從何而來?此預測無異於天方夜譚。請實事求是,重新評估。”
第三次,劉福民有些惱了,乾脆讓下麵的人把數據調低了一半,心想這下總該可以了吧?
結果,報告再次被打了回來,陳捷的批示,隻有短短一句話,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份建立在虛假數據上的報告,不僅是對財政資金的不負責,更是對安宜鎮未來的不負責。請相關同誌端正工作態度。”
這天下午,這份被打回來三次的報告,第四次,擺在了黨政辦那個年輕辦事員趙小東的桌上。
趙小東看著文件上陳捷的批示,一個頭兩個大,感覺自己的頭發都快被愁白了。
他隻是辦公室裡一個最底層的辦事員,負責文件的流轉和催辦。
這幾天,他為了這份報告,來來回回跑了三趟劉福民副鎮長的辦公室。
每一次,劉鎮長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要麼說自己忙,要麼就是不耐煩地揮揮手:“就按我說的報,陳鎮長那邊,我去跟他解釋。”
可他嘴上說著去解釋,卻一次都沒去過。
趙小東自己也偷偷地核算過報告裡的數據,劉鎮長給的那些所謂預測數據,根本就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沒有任何模型和依據。
比如那個每年二十萬遊客,他稍微一算就知道,這意味著平均每天都要有超過五百名遊客來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這怎麼可能?
安宜鎮又不是什麼旅遊勝地。
可他是小兵,劉副鎮長是領導,領導給的數據,他敢質疑嗎?他敢不報嗎?
現在好了,報告第四次被打回來,陳鎮長的批示,已經帶上了嚴厲的警告意味。
趙小東感覺自己就像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再把這份報告送去給劉副鎮長,劉副鎮長肯定要發火。
可如果不送,耽誤了工作,陳鎮長那邊更不好交代。
趙小東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對著那份文件,唉聲歎氣,急得抓耳撓腮,卻又束手無策。
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一個溫和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小趙,怎麼了?愁眉苦臉的。”
趙小東回過頭,看到黨政辦主任李文軍正端著一個茶杯,笑嗬嗬地站在自己身後。
“李……李主任……”趙小東像是看到了救星,連忙站起身,聲音都帶著哭腔了,“您快幫我看看吧,我……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他將那份四進宮的報告,遞給了李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