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軍接過報告,隻掃了一眼封麵上的標題和陳捷的批示,心中便已了然。
又是劉福民那個老好人。
李文軍在鎮政府待了七八年,對每個領導的脾氣和風格,都摸得一清二楚。
劉福民這個人,沒什麼大本事,也沒什麼壞心眼,就是典型老派乾部,習慣了做表麵文章,喜歡搞一些看起來很熱鬨,但實際上沒什麼用的“形象工程”。
他這個所謂的文化旅遊項目,說白了,就是想給自己分管的領域,找點存在感,爭點預算,至於項目到底能不能成,能產生多大效益,他自己心裡恐怕都沒底。
在過去,這種報告,馬東城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劉福民資格老,人緣好,誰也不願意為了這點小事去得罪他。
而且,這種項目,就算最後搞砸了,也算不上什麼大錯,無非就是浪費了點錢,至少態度是積極的,是想為安宜鎮做貢獻的。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新來的這位陳鎮長,是個眼裡揉不進沙子的人。
他看問題的標準,不是態度,而是結果。
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經得起檢驗的數據和邏輯,而不是花團錦簇的口號和設想。
劉福民這套老玩法,在陳捷這裡,顯然是行不通了。
李文軍看著趙小東那副快要哭出來的樣子,心中暗暗歎了口氣。
這孩子,還是太年輕,不懂得機關裡的門道。
這種神仙打架的事情,他一個小兵,夾在中間,自然是左右為難。
“行了,我知道了。”李文軍將報告還給趙小東,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笑容,“這件事,你不用管了,文件先放你這裡,我去找劉副鎮長溝通一下。”
“謝謝李主任,謝謝李主任!”趙小東如蒙大赦,連連鞠躬。
李文軍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端著茶杯,轉身向劉福民的辦公室走去。
這件事,他必須親自出麵。
作為黨政辦主任,他的職責,不僅僅是上傳下達,更是要充當領導之間,特彆是新老領導之間矛盾的潤滑劑和緩衝帶。
他不能讓劉福民和陳捷之間的這點工作分歧,演變成公開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那不僅會讓兩位領導下不來台,更會影響到整個鎮政府的團結和穩定。
李文軍走到劉福民辦公室門口,沒有直接推門,而是先輕輕地敲了敲門。
“請進。”裡麵傳來劉福民略顯疲憊的聲音。
李文軍推門而入,臉上立刻堆起了熱情而又謙恭的笑容:
“劉鎮長,您忙著呢?”
劉福民正在看一份報紙,看到是李文軍,便放下了報紙,有些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
“是文軍啊,坐吧,找我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