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辦公室。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口,灑在陳捷那張年輕而又專注的臉上。
他並沒有在處理文件,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圖前。
這幅地圖,不是安宜鎮的行政區劃圖,而是一幅由他親手繪製的、極其複雜的“安宜鎮重點產業全球供應鏈分布圖”。
地圖上,以安宜鎮為中心,延伸出無數條顏色各異的線條,如同一張巨大的蛛網,連接著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企業。
每一條線條,都代表著一種關鍵的原材料、核心的零部件、或是重要的銷售市場。
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
德國的斯圖加特、慕尼黑……
韓國的首爾、釜山……
美國的矽穀、底特律……
這些線條,在地圖上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幅無比壯觀,卻又無比脆弱的全球化圖景。
蔣海山站在一旁,看著這幅地圖,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東西。
他剛剛也得知了日本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心中同樣是焦急萬分,第一時間就趕到了陳捷的辦公室,想和他商量對策。
可他沒想到,陳捷的反應,竟然是如此的……平靜。
沒有驚慌,沒有失措,甚至連一絲一毫的意外都沒有。
陳捷隻是默默地,從文件櫃裡,拿出了這幅蔣海山從未見過的地圖,然後,便站在地圖前,久久地凝視著。
“陳鎮長,”蔣海山終於忍不住了,聲音裡帶著壓抑不住的焦急,“我剛才接了不下十個企業老板的電話,全都是哭著喊著求救的,我們再不想辦法,安宜鎮的經濟,就真的要崩盤了!”
陳捷緩緩地轉過身,看著一臉焦急的蔣海山:
“蔣鎮長,不要急。”
他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而沉穩,像一劑鎮定劑,瞬間讓蔣海山那顆狂跳不止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陳捷的內心,自然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那麼平靜。
當從新聞裡看到日本大地震的消息時,他心中的那塊石頭,才終於落了地。
終究還是來了。
隻是,時間比他上一世的記憶裡,推遲了一個月。
上一世,這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發生在他讀研時期,當時他正忙著寫論文,對這場遙遠的災難,並沒有太多切身感受,隻是在後來研究區域經濟時,才從各種文獻和數據中,了解到這場地震對全球產業鏈造成的巨大衝擊。
而這一世,他身處局中。
陳捷不是不想提前預警。
可是,怎麼預警?
他一個二十五歲的乾部,跑到黨委書記麵前,跟他說,未來日本會發生九級大地震,然後會引發核泄漏,然後會衝擊到我們安宜鎮的經濟?
然後讓馬東城去告訴那些企業負責人,把現在所有的一切訂單都取消,一切跟日本有關的生意活動都停止?
如果這樣,馬東城不把他當成神經病送進醫院,都算是客氣的了。
這種超越時代認知的預言,不僅不會有任何人相信,反而會給他自己,招來無窮無儘的麻煩和猜忌。
所以,從來到安宜鎮的第一天起,陳捷就給自己定下了一條規矩:儘量不利用重生優勢,去做任何“未卜先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