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北風刀子似的刮過胡同。
小院裡,張氏正用溫水擦拭那張用了二十年的跛腿方桌。桌子右邊的腿短了一截,底下墊著青磚,一擦就晃悠作響。
趙四裹著棉襖從堂屋出來,用榔頭敲了敲桌腿:“開春潮氣重,蟲蛀得更厲害,到時候怕連碗都放不穩。”
張氏歎氣道:“新家具哪是那麼好置辦的?木器廠的桌子櫃子都得排隊等票。”
“票咱沒有,可廢品站劉大爺那兒總有些能湊合的舊料。”趙四早有打算,“我去挑點結實的老榆木,回來自己做張桌子。”
趙妮從門縫探出頭:“哥!帶我去唄!”
趙四敲了下妹妹的腦袋:“老實回屋寫你的寒假作業!廢品站全是碎玻璃、爛木頭,刮著碰著怎麼辦?”
趙妮撅了撅嘴,不情願地縮回頭。趙四失笑,回屋包了兩個白麵饅頭,推起舊板車往城根的廢品收購站去。
廢品站坐落在荒地上,幾間低矮紅磚房立著,牆皮脫落大半。
劉老頭裹著破棉襖縮在門房裡,麵前是用鐵皮罐頭改的小火爐。聽見板車聲,他推門迎出來:“小四來了!快進來暖和!”
“劉大爺,給您提前拜個早年!”趙四笑著把手裡的油紙包遞過去,“自家蒸的饅頭,還熱乎著呢,您彆嫌棄。”
劉老頭也不客氣,接過來揣進懷裡焐著,拉著趙四往門房裡讓:“你這孩子,這麼客氣。快坐,我給你倒碗熱水。”
趙四沒多寒暄,把板車停在院裡,搓了搓凍得發僵的手,跟著進了門房:“大爺,不麻煩您倒水了,我今兒來是想淘換點木料。家裡那桌子櫃子實在不行了,想找幾塊結實的舊木頭,回去自己拾掇拾掇,做張新桌子。”
“有有有!”劉老頭立刻來了精神,“前些日子收了批拆遷房老料,都是硬實榆木槐木!”說著領趙四往堆放場走。
推開鐵絲網門,混雜著黴味、鐵鏽味和塵土味的氣息撲麵而來。
堆放場大得驚人,碎玻璃碴泛著冷光,舊書報堆成小山,鏽蝕鐵器疊成奇形怪狀的雕塑。舊家具區更是慘不忍睹,缺腿椅子歪倒在地,破洞木箱裡塞滿爛棉絮。
趙四跟著劉老頭往裡走,目光掃過這些破爛,心裡忍不住想。
前世看的小說裡,主角總在廢品站撿漏,淘到明珠蒙塵的古董,可看眼前這模樣,彆說古董了,能找出塊沒糟透的木頭都算運氣好,想撿漏?簡直天方夜譚!
他本來也沒抱撿漏的心思,純粹是為了找點實用結實的木料,當下便收回思緒,跟著劉老頭往堆放老木料的角落走。
“喏,就是這兒!”劉老頭指著一堆橫七豎八的老木頭,“你看這榆木,紋理多密,敲著聲兒也實,就是表麵有點臟,還有幾個小蟲眼,不礙事。”
趙四上前,挑了五塊榆木板,又找了幾根根老槐木方,到時候桌子櫃子一起做了,剩下的邊角料看能不能做幾張凳子。
劉老頭在一旁看著,也不催,等趙四挑完了,才搓著手說:“這些木頭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你要是要,就給兩毛錢意思意思得了。”
趙四知道劉老頭是照顧他,也不推辭,從兜裡掏出兩毛錢遞過去,又客氣了幾句。
劉老頭接過錢,還主動幫著把木料抬到板車上,用繩子簡單捆了捆。
目光隨意地掃過旁邊那堆散發著腐朽氣味的舊家具小山,心裡默念:“係統,在廢品收購站簽到。”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明代永樂青花纏枝蓮紋梅瓶】!【現金2元】!【木工技能精通】!”
係統提示音讓趙四心頭猛跳——明代永樂青花!價值連城的寶貝!
他前世雖不是古董行家,卻也知道永樂青花的價值,尤其是纏枝蓮紋梅瓶,放在後世妥妥的國寶級文物,價值連城!
就算在這個年代,大多數人不識貨,可在真正的行家眼裡,也是稀世珍寶,比之前的茅台綠美人震撼多了!
告彆劉老頭,趙四推著木料回家,卸到角落用塑料布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