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安定性和低溫性能是硬傷,蓖麻油和豬油本身就不穩定。”趙四分析道。
“但這至少證明了方向是對的!這個配方作為短期應急使用,嚴格控製換油周期和工況,應該能頂一陣子!”
“立刻準備足夠龍門刨銑床一次換油量的油品!按這個配方和工藝!”趙四下令,“攪拌必須充分!灌裝前再攪拌一次!”
設備科的人立刻忙碌起來,按照趙四確定的最終應急配方和添加順序,在大桶裡精心調配、攪拌。
幾個小時後,幾桶黑乎乎、粘稠的“特調”潤滑油製備完成。
“換油!”趙四一聲令下。
技術科和設備科的人一起上陣,小心翼翼地清洗油箱、管路,然後將新油灌注進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啟動機床,低速運行…中速運行…高速運行…
運行聲音平穩!摩擦異響消失!觀察油窗,油液循環正常,沒有明顯泡沫和分層!
運行一小時後,再次停機檢查。導軌和絲杠的磨損痕跡極輕微!滲出油泥中的金屬末大大減少!
“成功了!真的管用了!”張科長激動得聲音發顫,幾乎要老淚縱橫。
李科長用力拍著趙四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這土法子愣是讓你搞成了!”
消息很快傳開,車間裡又一次爆發出小小的歡呼。龍門銑的危機暫時解除,生產任務保住了!
趙四卻沒有太多喜悅,他嚴肅地對設備科的人交代:“這油穩定性差,必須嚴格記錄運行時間,每48小時必須徹底更換新油!同時加強設備巡檢,密切關注磨損情況!這隻是應急!不是長久之計!”
“明白!趙工!我們一定嚴格執行!”設備科的人現在對趙四的話奉若圭臬。
趙四知道,這場與斷供危機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但他更清楚,每一次這樣的被動應對和主動摸索,都是在為最終實現真正的技術自立,積累著最原始也最寶貴的資本。
回到技術科,趙四立刻召集核心組開會。
“這次是僥幸成功,但不能總靠僥幸。”他麵色凝重,“我們需要係統性地研究國產潤滑油的替代和升級方案。”
“王工,你負責牽頭,成立一個潤滑油攻關小組,就從分析這次的經驗和不足開始,收集數據,研究更穩定的配方和添加劑。”
“是!趙工!”王工立刻應下。
散會後,趙四獨自坐在繪圖板前,拿出筆記本,詳細記錄下這次應急調油的全部過程、配方調整、試驗數據、效果評估以及暴露出的問題。
窗外,龍門刨銑床再次發出平穩的轟鳴。
龍門銑的潤滑油危機暫時緩解,但廠裡的日子依舊磕磕絆絆。
那土法調配的應急油品,就像個嬌氣的病秧子,得時刻有人盯著,嚴格控製著換油周期和運行工況,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又鬨出毛病來。
技術科潤滑油攻關小組的壓力巨大,整天泡在數據和油樣裡,尋找更穩定的配方。
趙四更是忙得連軸轉,除了要盯著攻關組的進展,車間裡其他設備大大小小的毛病也沒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