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證會上的肯定,像一劑強心針,讓整個攻關小組士氣大振。
部裡的批複很快下來,原則同意將“高性能合金鋼冶金質量提升”作為首個攻關試點,要求革新辦儘快組建工作組,赴鞍鋼開展具體工作。
命令一下,小組立刻高速運轉起來。聯係鞍鋼協調行程、準備技術資料、擬定調研提綱……辦公室裡人來人往,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充滿了臨戰前的緊張和興奮。
趙四作為組長,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他不僅要統籌全局,還要反複推敲試點方案的技術細節,預想可能遇到的困難。
臨行前夜,他抽空給蘇婉清寫了封簡短的信,隻說了要出差去鞍鋼一段時間,工作重要,讓她不必掛念。
筆尖停頓片刻,他又添上一句“天冷加衣”,這才將信紙折好塞進信封。窗外北風呼嘯,他心裡卻揣著一團火,是對新挑戰的期待,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
這次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真刀真槍地在生產一線見分曉了。
幾天後,趙四帶著王永革和陳繼業,以及部裡開具的介紹信,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同行的還有鋼鐵研究院的一位資深工程師老吳,他是部裡特意指派來加強技術力量的。
鞍山火車站煙囪林立,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煤煙和鐵鏽味。鞍鋼派來接待的是一位姓孫的供銷科副科長,態度客氣但透著疏離,簡單寒暄後就把他們送到了廠招待所。
“各位領導一路辛苦,先休息。廠領導明天上午安排見麵。”孫科長說完,便借口有事離開了。
第二天,見麵會的氣氛比預想的要冷淡。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姓李,是個麵色黝黑、身材敦實的中年人,說話帶著濃重的東北口音。
“部裡來的專家,歡迎歡迎。”李廠長開門見山,沒什麼客套,“你們那份方案,我們看了。想法是好的,提高鋼的質量,誰不想?但廠裡現在的情況,你們可能不太了解。”
他掰著手指頭數:“一,生產任務壓得喘不過氣,這個月的高標號鋼指標還差一截,哪有時間停下來搞試驗?二,你們方案裡提到的爐外精煉,我們隻有一台老掉牙的試驗爐,能不能用還兩說。三,也是最關鍵的,”
他頓了頓,看向趙四,“方案裡要求添加的那種特殊鉬鐵合金,要求純度極高,這玩意兒現在全國都緊缺,采購科跑斷了腿也弄不來多少,憑票供應那點量,塞牙縫都不夠!”
王永革忍不住插話:“廠長,沒有關鍵添加劑,這新工藝就是無米之炊啊!”
李廠長雙手一攤:“所以說嘛,不是我們不支持,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條件不具備,硬要上馬,耽誤了生產任務,誰負這個責?”
會議不歡而散。廠方態度明確:支持可以,但要保證不影響產量,並且解決原料問題。
回到招待所,王永革氣得直拍桌子:“這不明擺著推諉嗎?啥條件都不給,咋乾?”
陳繼業比較冷靜:“他們的顧慮也是實情。產量是硬指標,原料是硬約束。”
老吳工程師也歎氣:“那種高純鉬鐵,確實不好弄,進口渠道卡得死,國內產能有限,都緊著更重要的軍工項目用。”
趙四沒說話,走到窗前,看著遠處鋼廠高塔冒出的滾滾濃煙。困難比預想的更大,不僅是技術上的不信任,更有現實的資源枷鎖。沒有關鍵添加劑,一切技術方案都是空談。難道首戰就要出師未捷?
傍晚,他獨自一人走在廠區的路上,心情沉重。北方的寒風刮在臉上,生疼。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裡麵是蘇婉清那封帶著桂花香的信。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高純度鉬鐵合金,數量2.5噸】!【現金8元】!”
一個冰冷清晰的提示音在腦海中響起。
趙四猛地一愣,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他迅速環顧四周,寂靜無人。
意識沉入係統空間,隻見一堆泛著金屬灰光澤、碼放整齊的錠塊靜靜躺在角落,旁邊還有一疊薄薄的材質證明文件,上麵清晰地標注著規格和成分數據,完全符合甚至超過了方案中的要求。
2.5噸!這數量,足夠完成第一階段的所有試驗爐次還有富餘!
一股巨大的驚喜瞬間衝散了所有的焦慮和寒意。係統又一次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送來了最關鍵的“彈藥”!
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臉上恢複了平靜。有了這東西,主動權就回到了自己手裡。
第二天一早,趙四再次找到李廠長,沒有繞圈子,直接說道:“李廠長,您提到的鉬鐵合金問題,我們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我們來之前,通過部裡的特殊渠道,協調到了一批高純度鉬鐵,大約2.5噸,這兩天就能運到。”
李廠長正在喝茶,聞言差點嗆到,眼睛瞪得溜圓:“多少?2.5噸?部裡協調的?趙組長,這話可不能開玩笑!”
“絕不開玩笑。”趙四語氣肯定,“手續和調撥單隨後就到。現在,我們可以談談試驗的具體安排了嗎?我們保證,試驗儘可能利用生產間隙進行,最大限度減少對產量的影響。”
李廠長放下茶杯,臉上陰晴不定,驚疑、難以置信,最後化作一絲複雜的情緒。他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年輕的部裡乾部,意識到對方並非隻有一紙空文。
“……好!既然原料能解決,那我老李也沒二話!”李廠長一拍大腿,“我馬上安排人清理試驗爐,抽調最好的爐前工配合你們!咱們就按你們的方案,乾!”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廠裡傳開。之前對趙四等人愛答不理的車間主任、技術員,態度頓時恭敬了不少。能搞來這麼緊俏物資的人,絕對不簡單。
王永革和陳繼業得知消息,又驚又喜,圍著趙四問是怎麼做到的。趙四隻含糊地說是部裡儲備的特種物資,費了很大勁才申請下來。
攻克第一個堡壘的號角,終於吹響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但至少,最艱難的第一步,已經邁了出去。
而那批“及時雨”般的鉬鐵,此刻正安靜地躺在係統的空間裡,等待著重見天日,發揮它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