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拿起鉛筆,開始在紙上勾勒簡圖。
“核心是砂輪軸的回轉精度和穩定性,以及修整滾子輪廓的修整器的精度。”
“把這最關鍵的‘心臟’和‘模具’做好,其他部分可以因陋就簡。”
他寥寥幾筆,畫出了一個專用滾子磨床的傳動原理圖,重點標出了需要母機加工的核心部件。
思路明確,直奔要害。
劉工和王工湊過去看,雖然圖紙簡單,但原理清晰可行。
兩人臉上的愁容終於散開,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和期待。
“趙組長!要是真能成,您可是救了整個油田鑽探的急!”劉工激動地說。
“事不宜遲。”
趙四放下鉛筆,“我馬上安排母機調整加工任務。”
“你們兩位,立刻把詳細的技術要求留下來,特彆是滾子的最終尺寸精度、圓度、表麵光潔度要求。”
“我讓技術組和你們對接。”
“好!好!我們馬上辦!”劉工和王工連連點頭。
趙四雷厲風行,立刻叫來王永革和陳繼業,簡要說明了情況,下達指令。
“永革,你帶劉工王工去技術組,把所有的參數要求摳細,一寸都不能錯。”
“繼業,你負責根據要求,今天之內拿出核心部件的加工圖紙和工藝卡片。”
“明白!”兩人領命,立刻帶著石油部的同誌離開了辦公室。
車間裡,剛剛完成五軸平台部分測試任務的母機,不得不暫時停下工作。
母機被再次清理出來,調整工裝,更換刀片,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這一次,它的任務是“孕育”一台能解決國家能源瓶頸的專用設備。
圖紙很快送達車間。
加工核心是一個細長的高精度砂輪軸,要求極高的剛性和旋轉精度,以及一套複雜的、用於修整滾子圓弧輪廓的金剛石修整器。
這些都是母機的拿手好戲。
趙四親自審核了圖紙和工藝,確認無誤後,加工開始。
鋒利的刀尖再次切入堅硬的合金鋼坯,金屬屑飛舞,伴隨著低沉而平穩的切削聲,一個個精度要求極高的部件逐漸成型。
劉工和王工沒有離開,就守在車間裡,看著母機如同最頂級的雕刻師,一點點地將圖紙上的線條變為現實的精密零件。
每當一個關鍵尺寸加工完成,檢測合格,兩人就忍不住低聲叫好。
幾天後,所有核心部件加工完成,打包裝箱。
同時,根據趙四團隊提供的圖紙和指導,石油機械廠那邊也加班加點,準備好了床身和輔助機構。
“劉工,王工,核心部件你們帶回去。裝配和調試的要點,我讓陳工給你們寫了個詳細的說明。”
趙四對整裝待發的兩人說,“遇到問題,隨時打電話。”
“太感謝了趙組長!我們回去馬上組織裝配調試!一有消息立刻向您彙報!”
劉工緊緊握著趙四的手,聲音有些哽咽。
裝著“希望”的木箱被小心翼翼地抬上吉普車,駛離了“盤古計劃”基地,奔向遙遠的油田。
趙四站在辦公樓前,看著車子卷起的塵土,知道又一場戰鬥打響了。不過這一次,他不在現場了。
他相信他們,畢竟,上輩子,沒有現在的這種條件,他們一樣也依靠自己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