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坊的鋼鐵轟鳴與隱秘實驗場的驚天巨響,象征著潛淵武力的硬實力正在以恐怖的速度攀升。
然而,袁大山與白素雅都深知,欲成真正不朽之霸業,除了堅船利炮,更需要文脈相承,民心所向的軟實力。
這一日,鄴城東南角,原本是一處被袁紹廢棄的皇家園林,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
沒有奢華繁瑣的雕梁畫棟,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依山傍水,開闊疏朗的建築群。
青磚灰瓦,簷角高挑,充滿了簡潔、實用而又莊重肅穆的氣息。
正門之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紅底金字,上書四個龍飛鳳舞,力透紙背的大字——啟元書院。
落款正是:袁大山。
今日,便是書院正式落成並舉行開院儀式的日子。
書院外的廣場上,人頭攢動,除了受邀前來的各方代表,即將入學的學子,更多的是聞訊趕來圍觀的鄴城百姓。
所有人都好奇地打量著這座風格獨特,據說要“有教無類”的書院。
吉時已到,鐘磬之聲悠揚響起。
袁大山與白素雅並肩而行,出現在書院大門前。
袁大山今日未著甲胄,而是一身玄色深衣,更顯沉穩威儀。
白素雅則是一身月華色的曲裾深衣,發髻高綰,僅飾一支碧玉簪,典雅端莊,眉宇間既有母儀天下的溫婉,又有一股開拓事業的堅毅神采。
他們的出現,引來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袁公萬福!鳳主萬福!”
的聲浪此起彼伏。
袁大山抬手虛按,場麵迅速安靜下來。他環視眾人,聲若洪鐘:
“今日,啟元書院立於此!何為‘啟元’?啟者,開也;元者,始也,本也!
“吾希望此書院,能開啟民智,溯本求源,為我華夏,培育真正於國於民有用之才!”
“自古學問,非一家一姓之私產,非高門大族之特權!凡有誌於學者,無論出身寒微,無論家世幾何,隻需通過考核,證明爾等向學之心,向善之誌,皆可入院受教!”
此言一出,台下那些寒門子弟和普通百姓眼中瞬間爆發出灼熱的光芒!
機會!這是真正改變命運的機會!
【內心os:袁大山:知識壟斷必須打破!士族為什麼牛?就是因為書都在他們家裡!老子就要辦義務教育…呃,精英義務教育!把話語權搶過來!】
【外在表現:袁大山語氣鏗鏘,充滿不容置疑的決斷力,目光掃過人群,帶著鼓勵與期待。】
緊接著,白素雅上前一步,她的聲音不如袁大山洪亮,卻清越柔和,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
“諸位夫子,諸位學子。書院非為功名利祿之階梯,實為明理修身,濟世安民之搖籃。
本院所授,不僅有聖賢經典,更設有算學、格物基礎物理、化學)、農工、律法、醫藥等實用之學。”
她微微側身,指向身後一群衣著各異的人:
“本院聘請師長,亦不拘一格。有鄭玄公之高足劉博先生歸順名士,智力78),講授經史;
“有精於數算的錢六斤先生政治算學70+),講授算學;有善營造的吳木匠先生技術70+),講授工巧之基;
“有通曉百草的白如雪先生醫術75+),講授醫藥之理…
“日後,還會有更多有真才實學之士,於此傳道授業!”
這番話,再次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