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延舟獨自坐在空曠的會議室裡,抬手揉著眉心。
陳銘此時進來,低聲彙報了調查結果。
林婉今天隻聯係了幾個邊緣人物,包括那個與顧氏有過節的王林。
問的也確實是關於星輝前團隊和一些模糊的財務問題,並未接觸核心人士或泄露信息。
這就更耐人尋味了。
她僅憑這些碎片信息和自己專業的推理,就精準地點出了兩個關鍵風險點?
顧延舟靠在椅背上,腦海中再次浮現出林婉那雙冷靜、充滿智慧的眼睛。
這絕不是他認識的那個林婉。
巨大的反差背後,要麼是她以前隱藏得太深,要麼……就是發生了某種他無法理解的變化。
但無論原因是什麼,結果擺在眼前。
她對他有價值,巨大的價值。
林婉指出的風險真實存在,且可能對並購案造成致命打擊。
而她處理風險的專業能力和談判時展現的冷靜,也證明了她所謂的“合作”並非空談。
理性告訴顧延舟,接受她的提案,是目前解決多重問題的最優解。
雖然形式荒誕,但本質是一場各取所需的商業合作。
天之驕子的高傲讓他對這種方式本能的排斥。
被一個自己曾經輕視的女人用這種方式“拿捏”,讓顧延舟極為不爽。
然而,他是顧延舟,顧氏集團的掌舵者。
利益最大化,永遠是他的第一準則。
幾個小時後,初步的深度評估報告確認了風險的嚴重性。
顧延舟做出了決定。
他拿起內線電話,打給陳銘。
“準備車,回彆墅。”
再次回到那棟彆墅,顧延舟徑直走向林婉的臥室。
他推開門,看到林婉正坐在窗邊的沙發上,手裡拿著一本……《合同法釋義》?
林婉似乎早就預料到他會回來,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隻是平靜地合上書,站起身。
“看來顧總已經核實清楚了。”
林婉開口,不是疑問,而是陳述。
顧延舟沒有回答她的問題,他走到她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目光銳利。
“我隻有一個問題。你,到底是誰?”
林婉心中微顫,但麵上不動聲色。
“我是林婉。以前,或許是你看不懂的林婉。但現在,是打算和你做交易的林婉。”
顧延舟盯著她看了幾秒,似乎想從她眼中找出破綻,但最終放棄了。
他不在乎她身上發生了什麼變化,他隻在乎她能否帶來價值。
“你的契約。”他冷冷開口。
“我原則上同意,但條款需要修改。”
一場針對《婚姻契約》具體條款的拉鋸戰就此展開。
顧延舟提出了一係列具體的要求。
這些要求不僅涉及到資金注入的額度、“顧問”的範圍和報酬,還包括對林婉在某些方麵的控製權。
首先,關於注資金額。
顧延舟明確表示他隻會注入能讓林家勉強維持運營,不至於破產的最低額度資金,而不是恢複林家到原來的狀態。
這意味著林家可能仍然會麵臨一定的經濟壓力,但至少可以避免破產的命運。
其次,對於“顧問”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