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延舟要求明確林婉需要處理的“灰色事務”的邊界。
同時,他還增加了保密條款和違約追責條款,以確保這些事務的保密性和林婉的責任。
在報酬方麵,顧延舟大幅削減了一年後的“分手費”金額,並將其改為分期支付。
最後,顧延舟增加了一個關於控製權的條款。
要求林婉在重大公開場合的言行需提前報備,並且要符合顧太太的身份。
這意味著林婉在公共場合的表現將受到顧延舟的更多限製和監督。
林婉麵對顧延舟的要求,據理力爭。
首先,關於注資問題。
林婉態度堅決,她認為要讓林家恢複基本的造血能力,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如果資金不足,那麼合作的基礎就會變得不穩固,這對雙方都不利。
其次,在事務邊界方麵。
林婉雖然同意明確邊界和保密,但她強調自己擁有專業的判斷權,不會無條件地執行任何非法或極高風險的指示。
因為這不僅會對她個人造成風險,也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合作的穩定性。
接著,談到報酬時。
林婉堅持要求一筆可觀的足以支撐她未來獨立發展的固定金額。
她明確表示拒絕分期支付,並且強調這是“買斷”費用,一次性支付才能確保她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最後,在控製權問題上,林婉果斷拒絕了顧延舟言行事先審查的要求。
她認為在扮演顧太太的角色時,她應該擁有基本的自主權,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然而,她也承諾會始終維護顧氏的形象,不會做出有損顧氏聲譽的行為。
就此,兩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談判。
林婉和顧延舟就每一個條款展開了反複的爭論。
林婉她巧妙地引用法律條文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毫不退讓。
而顧延舟則是充分利用他的優勢地位和豐富資源,不斷地向林婉施加壓力。
他言辭犀利,毫不留情地指出林婉方案中的不足之處,試圖讓她屈服。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激烈交鋒。
最終,在雙方的共同努力(爭吵)下,一份雙方勉強都能接受的修改版《婚姻契約》終於達成了。
這份修改版的《婚姻契約》雖然與林婉最初的預期有所差距,但也算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結果。
注資金額比林婉預期的要少一些。
但對於林家來說,這筆救命錢足夠讓他們暫時喘口氣。
報酬的金額也被削減了一部分。
對於林婉來說依然算是一筆巨款,這也算是對她的一種補償。
在專業自主權和人身自由方麵,林婉成功地保住了大部分的自身權益。
然而,在公開形象維護方麵,她不得不對顧延舟做出一定的讓步。
這意味著在某些場合,她需要配合顧延舟的形象塑造,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明天上午九點,帶上你的證件,民政局見。”
顧延舟拿起那份最終版的契約,語氣沒有任何溫度。
“記住,這隻是一場交易。不要對我有任何不必要的幻想,林婉。”
“彼此彼此。”
林婉淡淡回應。
“合作愉快,顧總。”
顧延舟深深看了她一眼,轉身離開。
而林婉,在門關上的那一刻,緩緩坐回沙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第一階段目標,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