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茶暖情長_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1章 茶暖情長(1 / 1)

延安的十月,風裡已染上了黃土高原特有的清冽,吹得歌劇院後院的楊樹葉沙沙作響,金黃的葉片打著旋兒落在地上,積起薄薄一層,像鋪了片碎金。劉沐暖蹲在樹旁,指尖輕輕拂過一片帶著秋霜的落葉,耳後傳來麥克風調試的“滋滋”聲——那是曾天明在前台做演出前的準備,他的聲音混著風飄過來,是首剛學的革命歌曲,調子明亮,卻又被他唱得帶著點平涼民歌的婉轉。

她站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碎葉,轉身往後台走。後台的木架子上擺著幾件演出用的灰布軍裝,角落裡堆著一摞樂譜,最上麵那本的封皮被手指磨得發毛,是她和曾天明在平涼時就用慣的。曾天明見她進來,停下調試的手,遞過一杯溫熱的茶水:“剛練了兩遍《歌唱祖國》,等下開場先唱這個,台下有從陝北各地來的同誌,聽了肯定能共情。”

劉沐暖接過杯子,指尖觸到杯壁的溫度,心裡也暖了暖。她看著曾天明整理領章的動作,忽然想起一年前剛到延安的那天,也是這樣的秋日,兩人背著簡單的行李,站在歌劇院門口,看著“為人民服務”的牌匾,心裡又忐忑又期待。如今一年過去,桌上的日曆早已畫滿紅圈,那些圈裡藏著他們一次次傳遞情報的緊張,也藏著在延安安穩生活的細碎溫暖。

“對了,”曾天明忽然湊近,聲音壓得低了些,“昨天聯絡人說,最近有北平來的客人會去你爸的酒館,你去送東西的時候,多留意著點,彆露了破綻。”

劉沐暖點頭應下,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杯沿。她想起今早出門時,父親曾國鋒正站在酒館門口掛“今日營業”的木牌,他穿著件藏青色的夾襖,袖口挽著,露出手腕上那道在平涼時留下的舊疤。酒館叫“聚賢居”,名字是曾國鋒起的,聽起來像個普通的飯莊,可內裡卻藏著大講究:南來北往的商人、當地的鄉紳、甚至偶爾路過的軍人,都會來這裡歇腳吃飯,父親坐在收銀台後,敲著算盤,眼裡卻把每個人的模樣、說的話都記在心裡,再悄悄傳遞給聯絡人。

正想著,口袋裡的手忽然觸到了一樣東西——是條米白色的毛線圍巾,織得不算精致,邊角還有點毛躁,卻是母親李玲玲在平涼時連夜給她織的。去年離開家的時候,母親把圍巾塞到她手裡,紅著眼眶說“延安的秋涼得早,早晚戴著”,弟弟劉勇斌在旁邊拉著她的衣角,小聲說“姐,你要早點回來,我還等著跟你學唱歌呢”。想到這裡,劉沐暖心裡忽然泛起一陣酸楚,她放下水杯,轉身對曾天明說:“我想寫兩封信,寄回平涼去。”

曾天明愣了一下,隨即點頭:“也好,你爸媽肯定也惦記你。不過你記得,報平安就好,彆提咱們在這裡的特殊工作,免得他們擔心。”他說著,從抽屜裡翻出一張宣紙、一錠墨,又找了支毛筆,在硯台裡慢慢磨著:“我去前台再看看,你慢慢寫,寫完我幫你交給聯絡人,他們有辦法把信寄出去。”

劉沐暖坐在桌前,看著宣紙上暈開的墨痕,忽然有些無從下筆。她想起父親劉平貴,那個曾在平涼開著布行的男人,一輩子老實本分,卻在她決定跟著曾天明去延安的時候,隻說了句“你長大了,自己做的決定,爸支持你”,隻是在她走的那天,偷偷在她的行李裡塞了包她最愛吃的核桃。父親愛喝茶,平涼的茶不算好,卻是他每天早上必喝的,這次寄信,得把上次父親托人帶來的陝北秋茶給寄回去一些,讓他嘗嘗鮮。

她握著筆,先給父親寫起信來。開頭先報平安:“爸,展信安。我到延安已經一年了,一切都好,您彆惦記。這裡的秋天來得急,歌劇院的院子裡種了楊樹,現在葉子全黃了,風一吹,落得滿地都是,像極了咱們平涼老家後院的那棵梧桐。”

寫著寫著,她忽然想起父親喝茶的模樣,又添了句:“上次您托人帶來的陝北秋茶,我留了一些,這次寄信,順便給您寄回去一包。這茶比咱們平涼的茶更醇厚,您泡的時候少放些,免得太濃。您年紀大了,少熬夜,每天早上喝杯茶,對身體好。”

接著,她又想起母親和弟弟:“媽最近身體還好嗎?彆總熬夜做針線活,眼睛累。勇斌呢?天涼了,他該不會還去河裡摸魚吧?您可得管著點他,河邊滑,當心著涼。上次我寄回去的那本算術書,他看完了嗎?要是有不懂的,等下次寫信,我再教他。”

寫完給父親的信,劉沐暖把信紙晾在一邊,又拿了張紙,給大姐劉花寫。大姐是家裡最操心的人,從小就疼她,上次她決定去延安,大姐他們在靜寧,那邊的日子也不容易。

她握著筆,嘴角不自覺地彎了彎:“姐,我知道你一直擔心我,其實我在延安挺好的,你彆牽掛。我和天明還在歌劇院唱歌,這裡的同誌都很親切,像家人一樣。上次演出,有個從咱們平涼來的老同誌,聽我唱了首平涼民歌,還跟我聊起了咱們老家的事,說現在平涼也太平了,你和姐夫在靜寧,姐夫的腿好點了嗎,雖然平時做參謀,但是也要多注意身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想起上次和曾天明去河邊散步的場景,又寫道:“前幾天天氣好,我和天明去延河邊散步,能看到遠處的寶塔山,秋陽照在山上,金閃閃的,特彆好看。聽說山腳下的蘋果園都熟了,紅通通的果子掛在枝頭,看著就喜人。等將來太平了,就接你和姐夫來看看,咱們一起去摘蘋果。”

寫完信,劉沐暖把茶葉包好,和信一起放進信封裡,又在信封上仔細地寫好地址。這時,曾天明從外麵回來,看到桌上的信,笑著說:“寫好了?我等下就交給聯絡人,他們明天正好要往平涼那邊送一批物資,順路就能把信帶過去。”

正說著,外麵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是歌劇院的聯絡人老周。老周穿著件灰色的中山裝。

老周又和曾天明聊了幾句工作上的事,然後就離開了。曾天明把劉沐暖的信交給老周,又囑咐了幾句“路上小心”,才送他出門。

這時,窗外忽然傳來一陣自行車鈴鐺聲,她探頭往外看,隻見父親曾國鋒騎著輛自行車,正往歌劇院這邊來。父親穿著件藏青色的夾襖,車把上掛著個布包,裡麵像是裝著什麼東西。

“爸,您怎麼來了?”劉沐暖迎出去,幫父親把自行車停好。

曾國鋒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剛在酒館收了攤,想著你可能還沒吃飯,就給你帶了點糜子麵窩頭,是你愛吃的甜口。”他說著,從布包裡拿出一個油紙包,遞給劉沐暖:“對了,今天酒館裡來了幾個北平來的客人,穿著西裝,說話帶著北平口音,還問起歌劇院最近有什麼演出,我看他們不像普通的商人,你和天明在歌劇院的時候,多留意著點,彆跟他們走得太近。”

劉沐暖接過窩頭,心裡一暖。父親總是這樣,不管多忙,都記著她的喜好,還不忘提醒她注意安全。她點了點頭:“爸,我知道了,我會小心的。您在酒館也要注意身體,彆太累了。”

曾國鋒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沒事,你放心。對了,你上次說要寄信回平涼,寄了嗎?要是還沒寄,我明天去酒館的時候,順便幫你交給聯絡人。”

“已經交給天明了,他說老周明天會順路帶過去。”劉沐暖說著,把剛才寫好的信拿給父親看,“我給爸寄了點陝北的秋茶,讓他嘗嘗鮮。”

曾國鋒看著信,眼裡滿是欣慰:“你有心了。你爸要是收到信,肯定高興。對了,你媽要是知道你在延安一切都好,也能放心了。”

父女倆又聊了幾句,曾國鋒看了看天色,說:“我該回去了,酒館還有點事要處理。你在這邊好好的,有什麼事就給我打電話,或者去酒館找我。”

劉沐暖送父親到門口,看著他騎著自行車消失在巷口,才轉身回了歌劇院。曾天明正在整理樂譜,看到她回來,笑著說:“你爸給你帶什麼好吃的了?聞著挺香的。”

“是糜子麵窩頭,我爸知道我愛吃甜口的。”劉沐暖說著,把窩頭遞給他一個,“你也嘗嘗,挺好吃的。”

曾天明接過窩頭,咬了一口,點了點頭:“確實好吃,比咱們在平涼吃的更有嚼勁。對了,剛才老周說,平涼那邊最近挺太平的,劉叔他們都好,你也彆太惦記了。”

劉沐暖點頭,咬著窩頭,心裡忽然覺得很踏實。雖然遠離家鄉,但有曾天明在身邊,有父親的牽掛,還有延安這些親切的同誌,她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傍晚的時候,劉沐暖跟著曾天明去了趟聚賢居。酒館裡正是熱鬨的時候,店小二穿梭在桌子之間,吆喝著上菜,客人們的談笑聲、酒杯碰撞的聲音混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鬨。鄰桌幾個藥販子正拿著鐵叉抖散黃芩根莖,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藥香。曾國鋒坐在收銀台後,敲著算盤,看到他們進來,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繼續低頭算賬,眼神卻在不經意間掃過他們,傳遞著安全的信號。

劉沐暖跟著曾天明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兩碗蕎麥麵。旁邊的桌子上坐著幾個穿著軍裝的人,正在聊著最近的戰況,聲音不大,卻能隱約聽到“前線”“物資”等字眼。劉沐暖悄悄觀察著他們,隻見父親端著一壺茶走過去,笑著說“幾位長官,嘗嘗咱們陝北的秋茶”,然後在倒茶的時候,悄悄把一張紙條遞給了其中一個人,那人接過紙條,不動聲色地放進了口袋裡,又和父親說了幾句客套話,父親才轉身回到收銀台。

劉沐暖心裡暗暗佩服父親,他總是這樣,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情報傳遞,既不引人注意,又能準確地把信息傳遞給同誌。曾天明碰了碰她的胳膊,小聲說:“彆盯著看,專心吃你的麵。”

劉沐暖回過神,低頭吃起麵來。麵是陝北的蕎麥麵,拌著辣椒油,吃起來又香又辣,像極了延安的生活——有艱苦,卻也有讓人熱血沸騰的溫暖。

吃完麵,兩人和父親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酒館。走在延安的街道上,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遠處的寶塔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莊嚴。街邊農戶正把收獲的糜穀穗鋪在路麵上,過往車輛緩緩駛過,車輪碾過穀穗發出劈啪聲響,這是黃土高原上代代相傳的脫粒智慧。劉沐暖忽然想起剛才寫的信,不知道父親收到信的時候,會不會像她現在這樣,心裡滿是溫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到歌劇院,劉沐暖把寄信剩下的茶葉包好,放在窗邊的桌子上。茶葉的香氣透過紙包飄出來,淡淡的,卻讓人安心。曾天明從外麵回來,手裡拿著一張新的樂譜,遞給她:“這是剛收到的《延安頌》,咱們明天排練一下,下周演出的時候唱。”

劉沐暖接過樂譜,看著上麵的歌詞,心裡忽然湧起一股熱流。她抬頭看向窗外,月光灑在楊樹葉上,顯得格外溫柔。院子角落的老杏樹竟有幾朵遲開的花,許是前些日子秋雨足,竟出現了這秋日開花的奇景。她知道,雖然遠離家鄉,但在這裡,她找到了新的方向,新的希望。隻要一家人都平安,隻要革命能成功,再遠的距離,再久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而此時的聚賢居,曾國鋒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關上門,坐在收銀台後,拿出賬本,在上麵寫下了“今日收茶葉一包”幾個字。他看著這幾個字,想起兒媳婦寄給平涼的信,嘴角不自覺地彎了彎。他知道,這簡單的幾個字,不僅是賬本上的記錄,更是沐暖對家人的牽掛,是他們在延安堅守的意義。

窗外的月光照進來,落在賬本上,也落在父親的臉上。他拿起算盤,輕輕敲了起來,清脆的“劈啪”聲在安靜的酒館裡回蕩,像是在訴說著一個關於牽掛、關於堅守、關於希望的故事。而遠在平涼的劉平貴,還不知道女兒的信已經在路上,他正坐在家門口,泡著一杯濃茶,望著延安的方向,心裡滿是對女兒的思念。他不知道,再過幾天,他就會收到女兒的信,收到那包來自延安的秋茶,收到一份跨越千裡的溫暖與牽掛。

喜歡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請大家收藏:()旱魃:隴塬骸骨三百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跌入深淵?一首廣告曲封神! 第一個超能力者 都市重生之北冥醫帝 我隻想苟住,無奈馬甲層層掉落 傭兵之無界戰場 魯智深現代行俠記 守寡重生後,清冷權臣跪求改嫁 共感瘋批暴君後,他甘做我裙下臣 召喚物太奇葩,戰鬥像是在整活 審判畜生:開局墳頭草三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