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契約如同無形的巨石,壓在每一位知情人心頭。鹽晶不再僅僅是白色的財富,更承載著跨越數千年的重量與承諾。
是否告知白土部落完整的真相?陳景行、阿圖和卡努姆進行了長時間的激烈討論。
“契約關乎他們的祖先,他們有知情權。”阿圖堅持道,“而且,尋找‘地脈之心’需要深入礦洞最危險區域,離不開他們的幫助和許可。”
“風險在於,”卡努姆更為謹慎,“我們無法預知他們得知全部真相後的反應。這可能會改變我們之間剛剛建立的、相對平等的關係。或許他們會認為我們彆有所圖?”
最終,陳景行做出了決定:“基於信任的合作才能長久。隱瞞如此重要的信息,一旦日後被發現,裂痕將無法彌補。我們坦誠相告,但強調我們是契約的共同履行者,而非覬覦者。”
下一次會麵,氣氛格外凝重。阿圖和卡努姆請納波和埃克來到營地,陳景行親自出麵——這是他對白土部落最高規格的尊重。
在油燈下,陳景行用儘量簡單的詞彙、配合臨摹的刻文圖畫和手勢,緩慢而清晰地講述了關於“雲之子”、“水民”的古老契約、守護者卡丹、以及“地脈之心”的傳說。
納波和埃克聽著聽著,臉上的表情從疑惑變為震驚,最終化為一種極其複雜的、混合著難以置信、恍然大悟和深沉敬畏的神情。尤其是納波,他枯瘦的手緊緊抓住頸間的獸牙項鏈,嘴唇微微顫抖。
沉默持續了良久。
最終,納波長長地籲出一口氣,眼中閃爍著淚光。他用蒼老的聲音,緩慢而莊重地說了很長一段話。埃克努力地翻譯著核心意思:
“他說…部落最古老的歌謠裡…確實傳唱著…與‘天上來的朋友’共享白石的約定…和絕不能驚動‘地底沉睡的火蛇’的訓誡…但他們一直以為…那隻是神話…沒想到…是真的…守護者…真的存在…”
真相沒有帶來隔閡,反而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共同記憶和使命的大門。納波站起身,向著蜂鳥穀營地的方向,也向著鹽礦的方向,行了一個古老而繁複的禮節,那是白土部落對待先祖和神聖事物最高的敬意。
同盟關係,因這共享的古老秘密而瞬間升華,變得更加堅固和神聖。他們不再是簡單的貿易夥伴,而是共同守護古老契約、繼承先人遺誌的兄弟。
下一步目標明確而危險:找到“初始之室”,定位“地脈之心”。
聯合勘探隊迅速組成。由卡努姆和埃克帶隊,挑選了雙方最精銳、最沉穩的幾名獵人和礦工。陳景行根據刻文提示,繪製了“初始之室”可能位於礦洞最深處、靠近地下水脈和地熱區域的方位圖。
準備工作中,安全被置於首位。他們連夜趕製了多種探測工具:用最長韌性的“繩樹”纖維編織成長索;將空心的蘆葦杆連接起來,製成簡易的通風管,試探前方空氣質量;用薄薄的、經過處理的獸皮膜做成氣囊,觀察其膨脹變化以判斷氣壓和潛在氣體異常。
最重要的,是絕對禁止任何明火。照明隻能使用最穩定的、密封在透明石髓容器中的螢火蟲群和冷光苔蘚團。
深入勘探的日子到來。聯合小隊在納波和阿圖的共同主持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祈福儀式,向先祖和地脈之靈祈求平安。
然後,隊伍向著從未有人涉足的礦洞最深處進發。
路途比想象中更加艱難。通道越發狹窄崎嶇,溫度逐漸升高,空氣中彌漫著越來越濃的硫磺和某種未知礦物的辛辣氣味。腳下開始出現溫熱的滲水,岩壁變得濕滑異常。
他們一路設置路標,用通風管試探前路,行動極其緩慢謹慎。
在一個巨大的、充滿地下湖水的洞窟前,隊伍停了下來。湖水溫熱,散發著白色霧氣,對岸隱約可見數個黑黝黝的洞口。刻文提示,“初始之室”就在其中之一。
卡努姆和一名白土部落最好的水手名叫“阿克”,意為“烏龜”)穿上用多層油鞣皮密封製作的簡易水靠,係上長繩,潛入溫熱的湖水中,探查哪個洞口後方有通道。
湖水能見度極低,水下地形複雜。第一次探查無功而返。第二次,阿克險些被暗流卷走,幸虧長繩拉住。
希望似乎變得渺茫。就在眾人準備嘗試最後一個洞口時,負責用獸皮氣囊監測空氣的奇伯突然發現,靠近最右側洞口的氣囊以一種奇特的節奏微微脹縮。
“有風!這個洞後麵是通的!而且風的節奏…很怪!”他急忙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