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周信目送著林知意一行人的背影漸行漸遠。他的心中漸漸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如同一團亂麻交織在一起,讓人難以分辨其中的滋味。
這才過去多久,小主子在林知意的照料下,竟然宛若脫胎換骨一般。不僅肉眼可見地長高了一些,原本瘦弱的身體也圓潤了一圈。甚至就連性格,似乎也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默寡言,而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以至於周信第一眼看到小主子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是看到小主子一臉的麻子,他真真切切地被唬了一跳。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這肯定是林知意特意給小主子做的偽裝。看來,她已經察覺到了小主子的不同尋常之處。
想通這一點後,周信一直緊繃著的肩膀終於如釋重負般地鬆懈下來,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他知道,自己總算是沒有辜負殿下和父親的期望與囑托。
然而,當他一想到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時,心情卻又變得沉重起來。他忍不住長長地歎了一口氣,不禁感歎道:“這林娘子的命運為何如此多舛呢?”
本來年紀輕輕就遭遇喪夫之痛,這本身就已經夠可憐的了。而更讓人痛心的是,她好不容易想出一些謀生的手段,想要自力更生,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無情地破壞。
本來林知意製作鹵肉所需的藥材一直經的就是周信的手,他早就將需要用到的藥材爛熟於心。一開始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林知意為何要抓取這些藥材,儘管心中充滿了好奇,但他很明智地選擇了保持沉默,沒有貿然開口詢問。
直到品嘗到林知意的鹵肉,鹵肉散發出來的那股若隱若現的藥香,才讓周信隱約意識到林知意抓取藥材的用途。不過,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林知意每次抓取藥材時,都要抓一些黃連和梔子。
畢竟,這東西如此之苦,如果用來製作鹵肉的話,恐怕根本入不了口啊!而且,那鹵肉裡並未有一絲一毫苦澀的味道。儘管心有疑慮,但周信隻以為是林知意是另有其用,故而並未過多深究。
直至今日,他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多出來的那兩味藥材,不過是林知意精心設計的障眼法罷了。隻可惜,雖然她籌謀已久,可俗話說得好,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這不,才過了沒多久,她的心血就被他人輕而易舉地竊取了。而且,她對此還毫無辦法,必須得心甘情願地雙手奉上。
尤其是剛才,周信又親自將那鹵肉方子書寫了一遍。趁著墨跡風乾的間隙,他反複端詳了數遍,將每種藥材所需的份量都牢牢地銘記於心。
待回到藥鋪,周信第一時間便將那鹵肉方子原封不動地默寫下來。原本,他打算效仿林知意之前處理涼粉事件那樣,直接將這鹵肉方子公之於眾。但他很快意識到,這次的事情不像之前那樣簡單。若是他貿然行事,恐會給林知意帶招來禍端。
就在這時,周信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連忙拿起筆,將鹵肉方子謄抄了好幾份。然後,他又寫了好幾封信,將鹵肉方子的來曆以及自己的請求詳細地寫在紙上。最後,他將鹵肉方子與信件一起寄了出去。
做完這一切,周信看似坐在椅子上發呆,實則腦袋正在飛速運轉著。現如今,林知意可是兩位小主子的恩人,他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她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呢?
要想解決這個事情,其實說起來並不複雜,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也並非易事。究其根源,無非就是吳知縣的小舅子看上了這門生意,想要橫插一腳,從中分一杯羹。但他過於貪得無厭,想要將其據為己有,連喝湯的機會都不給林知意留。
隻要解決了吳知縣,那麼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然而,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周信如今確實是拿吳知縣沒有辦法。畢竟,吳知縣可是這樂安縣的父母官,在這座縣城裡已經苦心經營了好幾年,其勢力可謂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說是這一方的土皇帝也毫不為過。
不過,吳知縣的小舅子想要借吳知縣的勢,霸占獨吞這鹵肉方子可沒有那麼容易!
假如這鹵肉方子在樂安縣之外的地方傳得人儘皆知,然後再傳回樂安縣城,那麼,他們又該如何憑借這個鹵肉方子大發橫財呢?想必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想要責怪林知意,恐怕也難以找到合適的借口吧?畢竟,林知意可是毫無保留地將鹵肉方子告訴了他,而且這中間經手的人眾多,他又怎能確切地知道,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紕漏呢?
此時此刻,林知意對這一切全然不知。如今,她手中的銀兩已經足足有八十多兩,這對於建造一座青磚大瓦房來說,絕對是綽綽有餘的。然而,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她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畢竟,她來到這裡才短短三四個月而已,如果她成為了村子裡除村長家之外,第二個修建青磚大瓦房的人家,那也太紮眼了。而且,考慮到需要養活那麼多張嘴,手頭必須留有一定的錢財,以備不時之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此,還是先緩一緩吧,畢竟已經進入了六月,天氣愈發炎熱,住在漏風的木板茅草房裡,那叫一個涼快舒爽。
不用再辛苦奔波,林知意有了大把的時間來打理她的院子。院子裡的蔬菜吃了一茬又一茬,仿佛永遠都吃不完。要不是因為人口眾多,林知意自己恐怕都要吃膩了。然而,或許正是因為人多,大家爭搶著吃所以顯得更香。因此,她暫時還沒有產生這種感覺。
後院裡的辣椒密密麻麻地掛滿了枝頭,有些已經開始漸漸變紅。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采摘了。壓根不需要林知意去特意宣傳,村子裡的人們早已深知辣椒的好處。
無論是炒菜、煮湯還是燉肉,隻要切上一兩個辣椒丟進鍋裡,做出來的飯菜味道好吃得多。隻可惜,要不是每家的飯菜都是定量的話,否則每個人恐怕都還能再多吃三碗飯呢!
那些辣椒種得多的人家自然是眉開眼笑的,比如楊春蘭家、李德清家。那些種得少的,則一個個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平淡的日子又過了十來天,學堂的建設終於接近尾聲。在林知意的提議下,李德清決定給學堂的牆壁粉刷上一層石灰,這樣不僅能讓室內更加明亮美觀,還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與此同時,尋找合適的夫子也成為了當務之急。然而,對於這方麵的事情,林知意絲毫沒有用武之地。於是,她果斷地決定當一個甩手掌櫃。
不過,林知意還是從王桂花那裡得知,李德清已經拜托了大嫂劉立寧的秀才父親,以及秀才女婿張兆旭,一起幫忙尋找合適的夫子。得知這個消息後,林知意不禁開始對即將到來的夫子充滿了期待。
她暗自思忖著:“不知道這位夫子會是個怎樣的人呢?希望他不要是個老古板,這樣的話,說不定我還能跟著夫子一起學習認字呢。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自己以後掉馬甲了。”想到這裡,林知意的心情愈發愉悅起來。
又過了幾天,林知意為學堂定製的桌椅終於完工了。楊木匠親自趕著牛車,將這些桌椅送到了村裡。由於桌椅數量較多,楊木匠一天要送兩趟,如此這般,連著送了好幾天,才總算把所有的桌椅都送完了。
待最後一批桌椅送達後,楊木匠退還了二兩銀子並幾十枚銅板給林知意。麵對銀錢,想必沒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無動於衷。林知意當然也不能免俗,她自然也是十分歡喜,但她並沒有立刻收下,而是反複向楊木匠確認,這七兩多銀子是否真的足夠支付桌椅的人工費、材料費以及機械費等所有費用。
在得到楊木匠的肯定答複後,林知意這才放心地將銀子收了下來。
除了退還多餘的銀錢之外,楊木匠還給林知意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林知意之前提過的搖椅,他已經成功製作出來了。而且,更令人驚喜的是,這第一張搖椅已經成功售出,買家正是縣城裡的首富鄭百萬!
要知道,這搖椅的售價可不低,足足要三兩銀子才能買到一張呢!然而,就這個價格,鄭員外竟然還預定了二十多張搖椅!聽說那張搖椅已經被他的老母親要了過去,他的妻妾們一個個也對這種搖椅喜歡得不得了。於是,鄭院外便大手一揮,給每個人都訂了一張。便
林知意聽得連連咂舌,那豈不是說鄭院外有二十多個妻妾?嘖嘖嘖,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有的人養活自己就得用儘全身的力氣,而有的人輕輕鬆鬆就能養活那麼多金尊玉貴的人。
喜歡知意的平淡生活請大家收藏:()知意的平淡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