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閉上眼睛,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現在不是慌的時候,得想清楚以後該怎麼走。
留在襄陽?肯定不行,蔡氏遲早要對他下手,劉表現在態度不明,說不定哪天就被蔡氏說動了,把他打發走。
原主就是被趕到江夏的,那自己能不能主動點,提前去江夏?
想到這兒,劉琦眼睛一亮。
對呀,與其等著被人趕,不如自己主動去要!
江夏是荊州的門戶,挨著江東,雖然現在有點亂,但隻要拿到兵權,就能自己說了算。
而且現在已經是建安五年了,不出意外的話孫策馬上就要死了。
而揚州現在大部分在孫策手裡,孫策一死,孫權肯定要先穩住內部,沒精力管外麵。
自己要是能借著江夏太守的身份,趁這個機會把揚州的豫章、廬江那些地方拿下來,就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到時候就算蔡氏在荊州再橫,也奈何不了自己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劉琦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他在21世紀看了那麼多曆史小說,彆的沒學會,“抓住時機”這點還是懂的。
孫策遇刺就是他現在最大的機會,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不過,怎麼才能讓劉表同意封他為江夏太守呢?
想到著劉琦又皺起了眉頭。
劉表雖然是他爹,但心裡更偏向蔡氏生的劉琮,而且蔡瑁他們肯定會反對。
劉琦得想個辦法,讓劉表覺得封他去江夏是對的——比如,說江夏需要人鎮守,防止江東來犯?
畢竟孫策那時候在江東勢頭正盛,劉表肯定也擔心江東會打荊州的主意。
“有了!”劉琦猛地一拍大腿,差點把自己拍疼了。
劉琦可以找機會跟劉表說,願意去江夏替父親分憂,鎮守荊州的東大門,這樣既顯得他有孝心,又有擔當,劉表說不定就會動心。
而且蔡氏那邊,說不定也願意他離開襄陽,眼不見心不煩,說不定還會暗中推一把?
想到這兒,劉琦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點。
劉琦睜開眼,看向窗外,外麵已經有點蒙蒙亮了,天邊泛起一層淡淡的魚肚白。
暖房裡的燭火快燒完了,隻剩下一點微弱的光。
劉琦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
清晨的風帶著點涼意吹進來,拂在臉上,讓劉琦精神一振。
劉琦看著遠處幕府的方向,心裡默念:“劉琦啊劉琦,以前你窩囊死了,現在換我來,肯定不會再走你的老路。建安五年,江夏,揚州……等著我!”
這時候,外麵傳來小廝的聲音:“公子,該洗漱了,大人(劉表)那邊派人來說,讓您辰時過去見他。”
劉琦心裡一動。
劉表找他?難道是有什麼事?不過不管是啥事,這都是個機會,到時候自己可以擇機說一下江夏太守的事情。
劉琦深吸一口氣,應了聲:“知道了,讓翠兒進來伺候。”
很快,翠兒就端著銅盆和皂角進來了,後麵還跟著個小廝,手裡捧著乾淨的衣袍。
劉琦看著銅盆裡自己的倒影,雖然臉色還有點蒼白,但眼神裡已經沒了剛才的慌亂,多了點堅定。
“公子,今天穿這件青色的錦袍吧?大人說過,公子穿青色好看。”
翠兒拿起衣袍,小聲問道。
劉琦點點頭,接過衣袍穿上。
錦袍很合身,就是有點束縛,不如劉琦以前穿的T恤舒服。
但劉琦知道,從穿上這件衣袍開始,他就是真正的劉琦了,要在這個漢末亂世裡,為自己謀一條活路,一條不一樣的路。
洗漱完,劉琦走到門口,抬頭看了看天。
太陽已經出來了,金色的陽光灑在幕府的青磚上,亮得晃眼。
劉琦整理了一下衣袍,邁步走了出去。
辰時見劉表,正好可以試試能不能提去江夏的事。
“走著!”
劉琦在心裡說了句,腳步也輕快了不少。
不管前麵有多少困難,劉琦都得闖一闖——畢竟,劉琦再也不想像原主那樣,憋屈地死在江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