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時間眨眼就過。
蒯良動作很快,第三日晌午,浩浩蕩蕩的糧隊就開進了襄陽營。
看著一袋袋粟米、麥子扛進倉,劉琦心裡那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有了這三個月的嚼磨,劉琦心裡才算真正有了底。
當然這三日劉琦也沒閒著,學著記憶中劉備那套,天天泡在軍營裡,不是跟士卒們一同吃大鍋飯,就是親手給傷兵換藥裹傷。
諸葛亮在一旁也沒少出主意,又是重新編整隊列,又是讓識字的軍官給低下的士卒們講解一些基礎戰陣。
雖然有因為魏延統兵有方而賞賜,讓襄陽營對劉琦來領導他們不會太過於心生抵觸。
但人有名,樹有影。
劉琦原主那軟弱的性格名聲,卻不是一兩天就能消散的,不少軍中士卒以及軍佐,對劉琦的能力依然帶著幾分質疑,畢竟他們也知道,過不了多久就要隨著劉琦這位江夏太守去與有著江東小霸王的孫策交戰了。
好在,經過劉琦與諸葛亮這幾手折騰下來,原本那些眼裡帶著點疏離的襄陽兵,看劉琦的眼神兒都不一樣了,多了幾分信服和熱乎勁兒。
於是糧草一到,劉琦片刻不想多耽擱,即刻下令拔營。
北人善馬,南人善舟,荊州水師經過劉表蔡瑁多年經營在這個時間段已經積累了十餘萬兵卒,樓船千帆,名副其實的長江霸主,要不是劉表老了雄心不壯,且蔡瑁誌短隻想著守著自己荊州一畝三分地自個玩。
以荊州水師實力,放在雄心勃勃的梟雄手中,那可謂是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
是以,有如此厲害的水師在側,劉琦自然是走漢水順流而下,這條襄陽至江夏的高速公路。
在一聲聲號角聲中,劉琦的五千襄陽營登上船隊揚帆啟航,浩浩蕩蕩地離開了襄陽碼頭。
春末的漢水,江風帶著點濕氣,吹得船帆獵獵作響。
劉琦站在主船船頭,看著兩岸景物緩緩後退,心中卻複雜的很,既有終於走出了自己爭霸天下的第一步,又有點慌,江東二代目CP大名,劉琦在後世不知道聽了多少,如今自己即將對上這對,劉琦要說不慌那是假的。
好在劉琦轉念一想,自己陣營如今也是豪華,文有徐庶、諸葛亮,武有魏延、甘寧.......
“嗯!”
想起甘寧,劉琦就是眉頭一皺,這些時日發生太多事情了,竟讓劉琦差點忘記這位桀驁不馴的名將了。
如今江夏被孫策攻陷,而甘寧這家夥在原曆史中本就心生向往江東,他不會順勢降了吧!
想到這,劉琦心中就不免咒罵黃祖幾句,你說你好好的城不守,非得跑出去乾嘛啊,這下好了吧,喪師失地還讓自己痛失一名大將。
“主公,進艙用些飯食吧。”徐庶不知何時來到身後。
劉琦點頭,與徐庶進入船艙裡。
如此,又過三日後,劉琦的船隊才駛過宜城,鄀國縣遙遙可望。
從襄陽到江夏順水而下快船隻需十天。
但劉琦卻故意讓船隊壓著速度走。
因為先前派出去探查孫策動向的斥候還沒回來,如今敵情不明,劉琦也不敢冒進。
以至於磨蹭了好幾天,船隊才剛望見鄀國縣的輪廓。
就在劉琦苦逼著坐在船艙裡等候斥候回信時,就聽桅杆上的瞭望哨喊了起來:“有快船!是我們的斥候!”
劉琦精神一振,忙道:“快讓他們過來!”
三條快舟飛快地靠上大船,幾個渾身塵土、汗漬浸透衣甲的斥候跌跌撞撞地爬上來,撲通就跪倒在劉琦麵前。
“怎麼樣?探到什麼了?”劉琦急問。
為首的斥候喘著粗氣回道:“稟主公,探、探明了!那賊子孫策兵分三路了!”
斥候緩了口氣,繼續說:“一路,賊子麾下黃蓋帶著三千人,正猛攻安陸城的黃家,不過黃家拚死抵抗,打得挺凶。”
“另一路,賊子孫策結拜兄弟周瑜領三千人守著沙羨,正在整編降兵加固城防,我們還撞見他們往漢水上遊派細作。”
“還有就是賊子孫策自己帶著六千步卒和三千水師,沿著長江往西邊去了,具體去哪還不明確。”
劉琦聽得直皺眉頭:“西邊?沙羨剛拿下,他不順勢占領江夏全境,往西跑什麼?”
這時諸葛亮、徐庶幾人也圍了過來,聽著回報都麵露疑惑。
王朗插嘴道:“會不會是去打長沙?前陣子不是說長沙亂了嗎?”
徐庶立刻搖頭:“打長沙何必孫策親自出馬?派個偏將帶幾千人足矣,他放著襄陽可能來的反撲不管,卻帶著主力西進,那西邊肯定有比江夏更大的肥肉。”
眾人紛紛點頭,都覺得徐庶說得在理,可猜來猜去也猜不透孫策到底圖啥。
劉琦卻心裡一動,正想開口,諸葛亮已經搶先一步:“取輿圖來!”
很快,一張荊州地圖在案幾上鋪開。
諸葛亮羽扇輕點地圖中央:“孫策西進,目標無非兩個——公安,或是江陵。”
諸葛亮詳細解釋道:“公安雖扼長江咽喉,但城小地薄,就算拿下也守不住荊州的反撲。但江陵就不同了...”
諸葛亮羽扇移到江陵的位置:“此乃荊州腹心,北連漢沔,南接荊南。”
“孫策若拿下江陵,就等於把荊州攔腰斬斷。到時候荊南四郡必亂!而且劉荊州剛失江夏,江陵防備定然空虛,正是偷襲的好機會。”
徐庶補充道:“黃祖已死,周瑜留守沙羨足以穩住局麵。黃蓋攻安陸,不過是孫策安撫老將的手段,孫策真正的目標,必是江陵!江陵若失,荊州就危險了。”
劉琦一拳捶在船舷上:“沒錯!必是如此!”於是劉琦立刻下令,“快,取我兵符印信來!”
既然猜到了孫策的意圖,就必須儘快應對。
劉琦現在手裡有劉表給的調兵權,可以調動章陵和長沙兩郡的兵馬。
但實際情況沒那麼簡單。
章陵郡作為荊州北大門,雖有一萬五兵馬,但大多要防著北邊的曹操,能調動的隻有四千多人。
而長沙郡情況也差不多,郡兵皆要駐防各郡縣防備豫章的太史慈。
於是劉琦與諸葛亮等幾人根據一合計,定了條“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
明麵上,派王朗去章陵那接手四千郡兵,大張旗鼓地從隨縣沿溳水南下,號稱萬人大軍,嚷嚷著要去解安陸之圍。
實際上就是吸引黃蓋和周瑜的注意力。
暗地裡,劉琦親率五千襄陽精銳,繼續沿漢水南下,準備趁黃蓋和周瑜被王朗吸引時,突襲夏口,斷掉黃蓋的退路。
同時還派快馬去長沙,令黃忠率四千人馬沿湘水北上,進洞庭湖後轉入長江,設法阻攔孫策西進。
劉磐則帶三千人留守,防備東吳的太史慈。
很快劉琦與諸葛亮等人計策定下。
先前還在漢水上半帆緩慢行進的船隊,立即扯滿風帆,槳櫓齊動,速度陡然加快。
站在主船望樓上的劉琦,望著迅速向後掠去的江岸,心中卻是七上八下。
這一招暗度陳倉,賭的就是周瑜會相信他劉琦還是那個被世家擺布的軟弱公子。
此計若是其他人來,周瑜看都不用看,就知道是聲東擊西。
但偏偏主將是劉琦,因為劉琦長期以來軟弱的名聲,這就會讓周瑜有一種錯覺,那就是身為主將的劉琦在世家的乾涉下,先行去救被黃蓋攻打的岌岌可危的黃家。
“孔明,你說周瑜會信嗎?”劉琦忍不住問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目光深遠:“周瑜多謀而謹慎,若是尋常之人,未必瞞得過他,但正因主公往日名聲,此計反而多了幾分可信,那些世家大族為保自身利益,逼主帥行昏招之事,古往今來數不勝數。”
劉琦點頭,心中稍安。
與此同時,沙羨城內,周瑜的確收到了細作急報。
“劉琦派手下大將領兵從溳水南下?”
周瑜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案幾,眉頭微蹙,“領軍的是王朗,號稱萬人,打著解安陸之圍的旗號?”
堂下一員偏將笑道:“都督,這必是疑兵之計!劉琦主力定然還在漢水上,他若是聰明,就該直撲夏口,斷黃將軍退路,何必繞遠走溳水?”
周瑜沉吟片刻,卻是搖頭:“未必如此簡單。”
周瑜站起身,踱步至懸掛的荊州地圖前:
“那劉琦雖得劉表任命為此戰主將,但荊州世家盤根錯節。”
“而那安陸黃家是江夏大族,與蔡、蒯等家關係密切,那些世家老爺們為保自身利益,逼劉琦先救安陸,也不是不可能。”
周瑜站起身,踱步思索:“況且劉琦素有軟弱之名,被世家挾製也在情理之中。”
“那...我軍該如何應對?”偏將問道。
周瑜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地圖上安陸的位置心中暗忖。
黃蓋他們執意攻打安陸,本就是意氣用事。
安陸無險可守,無糧可圖,打下又如何?不過是白白消耗兵力,我先前苦勸伯符,他卻礙於老臣情麵,不好強硬阻攔。如今劉琦這一動,倒是給了我調回黃蓋的借口。
想到這裡,周瑜嘴角微微上揚,隨即正色道:“無論真假,不可不防,劉琦若真走溳水,黃將軍後路堪憂。”
周瑜轉身下令:“傳令:將周邊小城守軍儘數撤回,加強沙羨防禦,再派快馬通知黃蓋將軍,命他即刻撤軍回防夏口。”
周瑜指著溳水與漢水交彙處:“若劉琦真要從漢水南下偷襲,夏口是關鍵,隻要守住夏口,黃將軍的退路就無憂。”
頓了頓,周瑜又道:“還有,派人回江東,向仲謀請求增派兩千水師,劉表不會坐視江夏丟失,大戰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