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諸葛綢繆士族心,降卒分置策安民_開局截胡諸葛亮,皇叔對不住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開局截胡諸葛亮,皇叔對不住了! > 第23章 諸葛綢繆士族心,降卒分置策安民

第23章 諸葛綢繆士族心,降卒分置策安民(1 / 2)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江陵城的晨霧還沒散透,諸葛亮一襲青衫,手持羽扇,帶著一名小童,緩步往城南習家大宅而去。

諸葛亮為何先拜訪江陵習家,自然是有緣由的。

第一,江陵習家雖然比不上荊州頂尖士族蒯、蔡、黃、龐四家,但卻也在這江陵城內根植百年,世代居此,樹大根深。

且族中人傑輩出,而其中佼佼者便是習珍,其人驍勇有謀,早年在劉表平定荊州南部叛亂中立過功,是以,在本地軍民中很有些威望。

第二,便是蔡瑁在得勢後,借著各種手段硬吞了習家三條北上中原的商路,就此兩家便算是結下了梁子,隻不過如今蔡家勢大,習家也隻能忍氣吞聲。

而這也是諸葛亮頭一個就選習家的緣故:有怨隙在,才好撬動。

習府門口的石獅子沾著晨露,門房老張頭正眯著眼打盹,冷不丁見個穿素色長衫、搖羽扇的後生走到跟前。

老張頭雖不認識諸葛亮,但卻瞧諸葛亮人氣質不凡——手中扇子搖得不急不緩,眼神清亮不閃躲,倒不像尋常遊學的酸儒。

老張頭不敢怠慢,連忙起身:“這位先生,您找哪位?”

諸葛亮把名刺遞過去,聲音溫和:“勞煩通傳習家主習珍先生,琅邪諸葛亮,特來拜訪。”

諸葛亮那名刺巴掌大小,正麵刻著“琅邪諸葛亮孔明”七個小字,背麵還添了行注腳——“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蒯祺妻弟”。

這是諸葛亮昨夜裡特意讓人趕製的,在荊州地麵上,水鏡先生的名頭、蒯家的關係,可比什麼官印都好用。

老張頭接過名刺,眯眼瞅了瞅,先是看到“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心裡就咯噔一下。

水鏡先生的名頭,荊州誰沒聽過?

老張頭再往下瞅“蒯祺妻弟”,更是心中一驚。

蒯家可是荊襄頂流世家,習家跟蒯家雖沒深交,卻也不敢得罪。

張老頭趕忙把名刺揣進懷裡,弓著腰往裡跑,嘴裡喊:“先生您稍等!小的這就去報家主!”

沒一盞茶的功夫,就聽院裡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習珍親自迎了出來。

習珍年約三十許,身材健碩,眉眼間帶著武人的精乾,見到諸葛亮後,拱手道:“久聞臥龍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幸甚!”

其實習珍在接到諸葛亮名刺心裡也實驚了一下。

習珍早聽聞諸葛亮在長公子劉琦麾下效力,如今劉琦剛占江陵,諸葛亮就找上門,來意再明顯不過。

但習珍麵上半點不顯,反而對諸葛亮來訪熱絡得很。

一來是給水鏡先生和蒯家麵子,二來習珍也想試試劉琦的成色。

究竟是因蒯、蔡兩家勢大不得已效仿楚莊王,示弱三年,今朝得勢破孫策,奪江陵一鳴驚人!

或者還是劉琦運氣使然!

而想試探出劉琦的成色,也很簡單,那就是看看劉琦在江陵城的後續。

劉琦若真如楚莊王,必識江陵在荊州的重要性。

江陵城扼長江中遊,通襄陽、連荊南,糧棧碼頭濟半州賦稅,得之則握荊州命脈。

諸葛亮笑著拱手回禮:“習兄過譽了,‘臥龍’不過是鄉野謬讚,當不得真。”

“倒是習兄平荊南、守江陵的事跡,亮在隆中時就聽過,今日得見,才知傳言不虛。”

這話正好說到習珍心坎裡,習珍最得意的就是平荊南戰功,可惜後來被蔡瑁壓著,沒得到應有的封賞,如今被諸葛亮提起,臉上頓時多了幾分笑意,忙側身讓出道路,伸手往裡引:“先生快裡邊請!”

“昨日剛摘的新茶,我讓下人泡了,您嘗嘗鮮!”

說著習珍就伸手虛請諸葛亮入內。

兩人客氣著往裡走,穿過栽著老桂樹的院子,進了堂屋。

習珍屏退左右,隻留個伺候茶水的小廝,親手給諸葛亮倒了杯熱茶,明知故問道:“臥龍先生親自上門,不知道尋我習家何事?”

見此諸葛亮也不繞彎子,抿了口茶,便開門見山:“習兄,亮今日冒昧來訪,實為長公子劉琦之事。”

“公子仁厚,有匡扶漢室之誌,更知人善任,且尤其…對蔡瑁等專權跋扈、侵吞士族田產商利之舉,深惡痛絕。”

諸葛亮說話不急不緩,目光卻始終看著習珍的反應。

習珍端著茶盞的手頓了頓,指節無意識地蹭過杯沿——聽到“蔡瑁專權”“侵吞士族商利”時。

習珍眼底飛快掠過一絲厲色,隨即又壓了下去,隻端起茶盞淺啜一口,掩去神情裡的波動。

等諸葛亮說完,習珍才抬眼看向諸葛亮,語氣聽不出喜怒:“先生這話,倒是說到不少士族心坎裡。”

“隻是長公子……剛得江陵,怕還沒力氣跟蔡都督掰手腕吧?”

習珍話裡帶著試探,也藏著幾分對劉琦實力的疑慮。

諸葛亮聞言,羽扇輕搖,麵上不見急色,反而淡淡笑了:“習兄有此顧慮,亮能理解!”

“畢竟蔡都督權侵荊襄多年,家勢確實讓人膽寒。”

“但是.....”

“臥龍先生你如今但是什麼呀?”

習珍配合的露出焦急之色催促道。

諸葛亮語氣一頓,見習珍果然被吊起好奇心後,諸葛亮會心一笑才緩緩道出後續。

“習兄若細算,便知長公子如今的勢力,未必輸於蔡都督。”

說著,諸葛亮便當著習珍的麵細細的點起了劉琦的實力。

“先說兵馬,如今長公子麾下,有襄陽銳士五千,江夏郡兵三千,章陵郡兵四千,長沙水師三千,合計兵力一萬五之數。”

“且都是經過津鄉血戰,皆是經受過戰陣的銳士,遠非蔡都督麾下士卒可比。”

“什麼?!”

“長公子麾下如今有萬五銳士?”

諸葛亮說完,習珍端茶的手頓了頓,眼底閃過一絲驚訝。

這下習珍是真的感到驚訝了。

先前習珍隻知劉琦打贏了孫策奪了江陵,卻沒料到劉琦麾下竟還有一萬五兵馬,在習珍想來劉琦能擊破孫策,想必自己也損失慘重,不然也不會冒著被劉表責備的風險搶奪江陵城。

在習珍看來,劉琦搶占江陵城,除了知道江陵城的重要性外,就是看上了城內府庫裡堆積如山的軍械糧草,隻要有了這兩樣,士卒那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

諸葛亮觀其神色,便知火候已到,便順勢拋出劉琦的誠意:“長公子(劉琦)素知習家忠義,此次入江陵,意在保境安民,絕無侵擾鄉賢之意。”

“若能得習家相助,共掌江陵防務,不僅眼前危局可解,日後江陵安定,習家之商路權益,長公子願力保無虞,共抗外侮。”

習珍沉吟片刻,眼底閃過一絲權衡。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