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能源續航·星圖終章_八音盒裡的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八音盒裡的世界 > 第108章 能源續航·星圖終章

第108章 能源續航·星圖終章(1 / 1)

第108章:能源續航·星圖終章

2090年立春,月球基地的發射場被一層薄霜覆蓋,“靈脈十四號”的銀白色艦身終於褪去了纏繞數月的數據管線,如同卸下束縛的星際獵手,靜靜矗立在發射平台中央。艦尾的核聚變推進器噴口經過反複打磨,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而位於艦體中部的培育艙,此刻正透過透明艙壁向外傳遞著生命的信號——“海衛一七號”幼苗已長出第十五片葉片,淡紫色的菌網交織成致密的“能量網絡”,熒光傳感器實時傳輸的靈脈能量數據穩定在8.3赫茲,像是為即將到來的能源續航測試奏響序曲。

樂樂穿著嵌有數據終端的指揮防護服,站在發射場的主控塔台上,麵前的全息屏幕已切換成能源係統的監測界麵。屏幕上,核聚變推進器的核心參數、培育艙的能源消耗曲線、導航模塊的供電需求三條曲線相互交織,每一個節點的數值都關乎著星際航行的續航安全。“今天的測試目標很明確,”她對著通訊器的全域頻道說道,聲音透過月球基地的廣播係統傳遍每一個工作艙,“模擬柯伊伯帶航行全程的能源消耗,確保推進器在120天的星際旅程中,能持續輸出穩定推力,同時為培育艙、導航係統預留至少20的應急能源——這是‘靈脈十四號’啟航前的最後一道能源關卡。”

阿木爾的身影出現在主控塔台的側屏上,他剛從導航控製室趕來,麵前的星圖已標注出模擬航行的完整軌跡:從月球基地出發,經火星引力加速段、木星引力彈弓段、土星軌道微調段,最終抵達柯伊伯帶預定種植區,全程120天,每一段的能源消耗參數都已根據中繼星網的最新數據更新。“特彆要注意木星軌道段,”他調出該區域的空間環境報告,屏幕上紅色的高能粒子流預警區域比上月擴大了8,“這裡的高能粒子會對推進器的能源轉換模塊產生乾擾,可能導致推力輸出出現1.2的波動,我們需要在測試中加入粒子乾擾模擬,驗證能源係統的抗乾擾能力。”

林羽拄著加裝了防滑墊的拐杖,慢慢走到主控塔台的觀測窗前,目光落在核聚變推進器的核心反應堆上。他伸手觸摸窗壁上的溫度感應區,屏幕立刻彈出反應堆的預熱數據:“推進器的核心溫度已升至8000k,達到啟動閾值的90,但要注意,模擬航行中的持續高溫可能會讓反應堆的冷卻係統負荷增加——我們之前在聯調中發現的冷卻管路微小泄漏,雖然已經修複,但必須在續航測試中重點監測,避免高溫導致二次故障。”

隨著樂樂按下“能源續航測試啟動”按鈕,發射場的地麵開始微微震顫。核聚變推進器的噴口率先亮起淡藍色的微光,隨後逐漸轉為耀眼的等離子光帶,在月球的真空環境中形成一道筆直的光軌,推力數值迅速攀升至預設標準的100,並穩定在該數值區間。主控屏幕上,推進器的能源輸出曲線保持著平滑的直線,培育艙的能源消耗穩定在每小時2.3千瓦時,導航模塊的供電需求波動控製在±0.1千瓦時內,一切似乎都在按計劃推進。

但就在測試進行到第30小時,也就是模擬火星引力加速段的關鍵節點時,主控屏幕突然彈出紅色預警——推進器的能源轉換效率從98驟降至95,同時培育艙的恒溫係統出現了0.2c的溫度波動,恰好觸碰到“海衛一七號”幼苗的耐受臨界值。樂樂的指尖立刻在屏幕上滑動,調出能源係統的實時數據流:“是反應堆的熱交換器出了問題!”她指著屏幕上的熱交換效率曲線,“熱交換器的散熱片被模擬粒子流附著,導致熱量無法及時導出,進而影響了能源轉換效率,連帶培育艙的供電出現微小波動。”

小宇抱著便攜式能源檢測儀,從培育艙監測平台一路跑到主控塔台,頭盔上的呼吸燈還在因急促奔跑而閃爍。他將檢測儀接入主控係統,屏幕立刻彈出培育艙的應急能源儲備數據:“培育艙的應急電池還剩25的電量,可以支撐48小時,但推進器的能源轉換效率如果持續下降,會影響後續木星段的模擬測試。”他調出熱交換器的內部結構圖,“我們可以遠程啟動熱交換器的超聲波清潔功能,清除散熱片上的粒子附著,同時為反應堆加裝臨時散熱塗層,提升散熱效率。”

古麗的全息影像幾乎在預警響起的同時出現在主控屏幕上,她剛從生物實驗室的能源聯動測試中抽身,身後的實驗台還放著培育艙的能源消耗模擬裝置。“我這邊有個更穩妥的方案,”她舉起一份電子報告,屏幕上顯示著“菌脈能源補償係統”的設計圖,“培育艙的菌網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微量的熱能,我們可以通過特製的熱能收集板,將這些熱能轉化為電能,補充給恒溫係統——這樣既能減少培育艙對主能源的依賴,又能為推進器的能源係統減輕負擔,相當於為星艦增加了一套‘生物能源備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樂樂立刻讓團隊兵分兩路:一路由小宇帶領,遠程操作熱交換器的超聲波清潔功能,並為反應堆加裝臨時散熱塗層;另一路由古麗指導,在培育艙的艙壁內側安裝熱能收集板,調試菌脈能源補償係統。經過四個小時的緊急處理,主控屏幕上的能源轉換效率曲線開始緩慢回升,從95逐步恢複至97,培育艙的溫度也重新穩定在235c,菌脈能源補償係統成功為恒溫係統提供了15的電能,應急能源儲備的消耗速度明顯放緩。

“能源係統恢複穩定!”小宇對著通訊器大喊,主控塔台內響起一陣壓抑已久的掌聲。樂樂盯著屏幕上重新交織的三條能源曲線,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菌脈能源補償係統在運行時,靈脈能量的頻率從8.3赫茲微弱提升至8.4赫茲,幼苗的葉片熒光也變得更加明亮。“這是個意外之喜,”她笑著對團隊成員說,“沒想到菌網不僅能為幼苗提供養分,還能成為星艦的‘微型能源站’,看來生命的力量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測試進行到第72小時,模擬航行進入木星引力彈弓段。主控屏幕上,高能粒子流模擬程序正式啟動,推進器的能源轉換模塊立刻受到乾擾,推力輸出出現0.8的波動。但這一次,能源係統憑借著修複後的熱交換器和菌脈能源補償係統,迅速調整了能源分配方案——將推進器的部分非核心功能供電暫時削減0.5,優先保障推力輸出和培育艙的能源需求,波動很快被控製在0.3的安全範圍內。

阿木爾在導航控製室密切關注著星圖上的模擬軌跡,當星艦順利通過木星引力彈弓段時,他調出能源消耗的彙總數據:“這段的實際能源消耗比預期低3,一方麵是因為菌脈能源補償係統的貢獻,另一方麵是我們優化了引力彈弓的切入角度,減少了推進器的額外推力消耗。”他對著通訊器說道,“按照這個趨勢,抵達柯伊伯帶時,我們的應急能源儲備可能會比預期多5,這為後續的種植作業預留了更多安全空間。”

時間在緊張的測試中悄然流逝,當模擬航行進入第120小時,也就是抵達柯伊伯帶預定種植區的那一刻,主控塔台的所有屏幕同時亮起綠色的“測試合格”字樣。核聚變推進器的推力輸出全程保持穩定,能源轉換效率平均維持在97.5,培育艙的能源消耗控製在預期範圍內,菌脈能源補償係統累計提供了18的應急電能,導航模塊的供電從未中斷——“靈脈十四號”的能源續航測試,圓滿通過。

樂樂長長舒了一口氣,她走到主控塔台的觀測窗前,看著發射場上逐漸熄滅的推進器噴口,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從培育艙密封到聯調風波,從隕石試煉到能源續航,近一年的籌備時光在眼前閃過,每一次的挑戰與突破,都像是為“靈脈十四號”的啟航增添一塊堅實的基石。“通知所有團隊成員,”她對著通訊器說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能源續航測試通過,現在開始籌備啟航前的最終星圖校準——我們離柯伊伯帶,隻有最後一步了。”

當天傍晚,月球基地的導航控製室燈火通明。阿木爾帶領著導航團隊,開始對“靈脈十四號”的最終航行星圖進行校準。主控屏幕上,中繼星網傳回的柯伊伯帶最新影像清晰可見:冥王星南極的甲烷噴流活動已減弱至安全水平,之前發現的“冰塵雲”正以每秒18公裡的速度向遠離預定種植區的方向移動,土星軌道的引力參數也已更新至最新值。“我們需要將這些最新數據精準錄入導航係統,”阿木爾指著星圖上的預定航線,“確保每一個引力加速點、每一次軌道微調的時間誤差都控製在10秒內,避免因星圖偏差導致航線偏離。”

古麗帶著生物團隊來到培育艙旁,開始為“海衛一七號”幼苗和菌網進行最後的狀態評估。她手持便攜式菌脈監測儀,貼近透明艙壁,屏幕上立刻顯示出菌網的活性數據:99,氮轉化效率:98,與幼苗根係的共生穩定度:100。“幼苗的葉片已具備抵禦柯伊伯帶低溫的能力,菌網的抗輻射性也通過了極端測試,”她對著通訊器彙報,“我們已在培育罐中補充了足夠的‘菌脈儲備液’,就算在星際航行中出現意外,也能確保菌脈係統正常運轉。”

小宇和能源團隊則在對核聚變推進器進行最後的維護檢查。他們打開推進器的檢修艙門,用特製的檢測儀器檢查核心反應堆的每一個部件,確保冷卻管路無泄漏、能源轉換模塊無故障。“推進器的核心部件狀態良好,”小宇對著檢測儀器的屏幕說道,“我們已為反應堆加注了足夠的聚變燃料,能支撐150天的星際航行,比預期多30天的冗餘量。”

林羽坐在導航控製室的觀測席上,看著團隊成員忙碌的身影,突然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陳舊的金屬盒子。他打開盒子,裡麵裝著一枚小小的“靈脈一號”紀念徽章——那是2050年“靈脈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成功後,團隊為每一位成員頒發的勳章。“從‘靈脈一號’到‘靈脈十四號’,我們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從火星走到了柯伊伯帶,”他輕聲說道,聲音裡滿是感慨,“這四十年裡,我們經曆過失敗,也收獲過成功,但從未放棄過‘讓生命綻放宇宙’的初心——現在,是時候讓這份初心飛向更遠的星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樂樂拿著平板電腦,來到培育艙旁,開始撰寫第108章的籌備日誌。艙內的“海衛一七號”幼苗在冷光的照射下愈發挺拔,淡紫色的菌網如同星辰織就的網絡,包裹著每一根根係,熒光傳感器的靈脈能量數據依舊穩定在8.4赫茲。她指尖滑動屏幕,寫下標題《能源續航·星圖終章》:

“2090年立春,‘靈脈十四號’的能源續航測試圓滿落幕,120天的模擬星際航行,核聚變推進器穩定輸出推力,菌脈能源補償係統意外成為‘能源備份’,靈脈能量頻率攀升至8.4赫茲——這意味著星艦已具備應對漫長星際旅程的能源實力。如今,最終航行星圖的校準工作正在推進,中繼星網的最新數據為航線保駕護航,培育艙的生命係統狀態絕佳,推進器的燃料儲備充足,所有的準備都在朝著‘啟航’這一最終目標彙聚。

回望近一年的籌備曆程,從培育艙密封時的緊張,到聯調風波中的堅持;從隕石試煉時的突破,到能源續航時的創新,每一個挑戰都讓‘靈脈十四號’變得更加強大,也讓團隊的信念更加堅定。古麗團隊的菌脈技術、阿木爾的導航精準度、小宇的能源把控、林羽的經驗傳承,還有全球各地科研團隊的支持——巴西少年團隊的微生物模塊、挪威實驗室的北極冰層數據、地球指揮中心的實時監測,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域的智慧,共同構築起人類探索柯伊伯帶的希望之路。

距離2090年春分啟航,僅剩最後三十天。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將完成星艦的全係統最終聯調、啟航人員的登艦準備、應急方案的最後確認,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萬無一失。但我們知道,星際探索從沒有真正的‘萬無一失’,未知的風險永遠存在,但正是這份未知,才讓探索變得更有意義——因為人類的腳步,從不會因未知而停滯;生命的火種,也從不會因遙遠而熄滅。

今夜的月球基地,發射場的燈光照亮了‘靈脈十四號’的艦身,培育艙的淡藍色防護光罩與推進器的冷金屬光澤交相輝映,像是在與遙遠的柯伊伯帶星辰對話。主控塔台的屏幕上,最終星圖的校準已進入尾聲,每一個參數的確認,每一個節點的鎖定,都是在為啟航的那一天積蓄力量。我們仿佛能看到,三個月後,‘靈脈十四號’從月球基地出發,帶著‘海衛一七號’的幼苗,帶著人類的探索夢想,穿越火星的紅色塵埃,掠過木星的巨大氣旋,借助土星的光環引力,最終抵達柯伊伯帶的冰冷星辰下——在那裡,淡紫色的菌網將纏繞著幼苗的根係,在零下兩百多度的環境中,綻放出生命的第一縷光芒。

有人問,為什麼要執著於在柯伊伯帶培育生命?或許答案就藏在培育艙內那8.4赫茲的靈脈能量裡,藏在推進器噴口那道耀眼的等離子光帶裡,藏在每一位團隊成員眼中的堅定裡——因為探索是人類的本能,生命是宇宙的奇跡,而我們,隻是在做一件讓本能與奇跡相遇的事。我們想證明,生命不僅能在地球的溫暖懷抱中生長,也能在柯伊伯帶的冰冷星辰下綻放;我們想告訴宇宙,人類不僅能在藍色星球上繁衍,也能帶著生命的火種,在更遙遠的星際空間中,開辟新的家園。

日誌的最後,我想附上一

喜歡八音盒裡的世界請大家收藏:()八音盒裡的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救命!閨蜜的凶大哥他是個粘人精 蒼淵魔帝:重生歸來,血債血償! 出身寒微與天爭命 伏魔山海:從鎮妖塔開始登神 逆命時空:從廢柴到至尊 這個醫生修仙狠奇葩:專治不服! 哮天犬今天也在拆天庭 九龍奪嫡:從掌控江湖開始 玄麟照夜 機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