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登艦倒計時·靈脈誓約
2090年驚蟄,月球基地的發射場被一層薄薄的月塵覆蓋,“靈脈十四號”的銀白色艦身已披上淡藍色的防靜電塗層,艦體兩側的登艦通道緩緩展開,如同為星際旅行者敞開的“宇宙之門”。距離春分啟航僅剩72小時,基地內的每一處角落都彌漫著緊張又肅穆的氛圍——登艦準備進入最後倒計時,從人員集結到物資清點,從應急演練到誓約儀式,每一個環節都在精準的時間節點內推進,為“靈脈十四號”的星際旅程畫上最後一道安全防線。
樂樂穿著繡有“靈脈十四號”標識的深藍色登艦製服,站在發射場的人員集結點,手中的平板電腦正實時更新登艦人員名單。此次星際航行共有12名乘員,涵蓋指揮、導航、生物、能源四大領域,其中6人將隨艦前往柯伊伯帶,負責種植作業與星艦維護,另外6人則留在月球基地,與地球指揮中心協同,提供遠程技術支持。“檢查個人裝備,”她對著通訊器的乘員頻道說道,目光掃過麵前列隊的6名隨艦乘員,“防護服的生命維持係統、應急氧氣罐、便攜式監測儀,每一項都要確保零故障——我們帶著的不僅是個人裝備,更是人類對柯伊伯帶的探索希望。”
阿木爾作為隨艦導航官,正蹲在登艦通道旁,調試便攜式星圖終端。他手中的終端屏幕上,柯伊伯帶的最終航線已被標記成醒目的藍色實線,每一個引力加速點、每一次軌道微調的時間節點都精確到秒,甚至連可能遇到的隕石群移動軌跡都有備用規避方案。“終端已與星艦導航係統完成同步,”他抬起頭,對著身邊的樂樂說道,“就算星艦主導航出現故障,這個便攜式終端也能維持72小時的精準導航——我們在柯伊伯帶不會迷失方向。”
古麗作為隨艦生物官,正帶領兩名生物研究員,將最後一批“菌脈儲備液”和“抗輻射三生菌”培養皿搬上登艦運輸艙。這些淡綠色的液體和透明培養皿被裝在特製的恒溫保溫箱中,溫度始終穩定在5c,確保菌株在登艦後仍能保持99的活性。“培育艙的菌脈係統已進行最後一次校準,”她一邊清點物資一邊說道,“我們還準備了3套應急菌脈修複方案,就算在星際航行中出現菌網脫落,也能在4小時內完成修複,不會影響幼苗生長。”
小宇作為隨艦能源官,此刻正趴在核聚變推進器的檢修艙口,進行登艦前的最後一次核心部件檢查。他手中的檢測儀器發出微弱的蜂鳴聲,屏幕上的反應堆溫度、能源轉換效率、冷卻係統壓力等參數均顯示正常。“推進器的核心狀態比預期還好,”他從檢修艙口爬出來,抹了把臉上的灰塵,“我們在燃料儲備艙額外加裝了2個應急燃料罐,就算遇到極端情況,也能多支撐15天的航行,為求救或緊急避險爭取時間。”
林羽雖不隨艦前往柯伊伯帶,但他仍拄著拐杖,穿梭在發射場的各個工作區域,逐一檢查登艦準備的每一個細節。當他走到培育艙旁時,特意停下腳步,透過透明艙壁看向裡麵的“海衛一七號”幼苗——幼苗已長出第十八片葉片,淡紫色的菌網如同細密的綢緞,緊緊包裹著根係,熒光傳感器的靈脈能量數據穩定在8.4赫茲,偶爾會因幼苗的輕微生長而出現0.1赫茲的微小波動,像是在與他告彆。“照顧好這些幼苗,”他對著即將登艦的古麗輕聲說道,聲音裡帶著一絲囑托,“它們不僅是柯伊伯帶種植計劃的核心,更是人類探索精神的象征。”
隨著登艦倒計時進入48小時,應急演練正式啟動。模擬場景設定為“星艦航行至木星軌道段時,遭遇高能粒子流衝擊,培育艙的恒溫係統出現故障,溫度驟降至240c,同時導航模塊的信號受到乾擾,航線出現偏差”。接到演練指令後,隨艦乘員迅速進入應急狀態:
1.樂樂作為隨艦指揮官,立刻下達指令:“古麗團隊負責修複培育艙恒溫係統,阿木爾團隊負責校準導航航線,小宇團隊負責監測能源係統,確保應急能源優先供應培育艙和導航模塊——所有人在10分鐘內完成各自任務!”
2.古麗團隊迅速攜帶應急恒溫設備衝進培育艙,打開備用加熱模塊,同時注入特製的“低溫緩衝劑”,僅用6分鐘就將培育艙溫度回升至235c,菌網活性始終保持在97以上,沒有出現脫落或代謝異常。
3.阿木爾團隊借助便攜式星圖終端,結合中繼星網的備用信號,僅用8分鐘就完成了航線校準,將偏差控製在1公裡內,遠低於5公裡的安全閾值。
4.小宇團隊則快速切換至應急能源供應模式,將推進器的非核心功能供電暫時削減2,優先保障培育艙和導航模塊的能源需求,確保應急期間能源供應穩定。
當演練結束的信號響起時,所有隨艦乘員都鬆了一口氣。樂樂看著演練數據報告,滿意地點了點頭:“應急演練合格!但我們要記住,這隻是模擬場景,真正的星際航行中可能會遇到更複雜的情況,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有絲毫鬆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登艦倒計時進入24小時,物資清點工作進入尾聲。登艦運輸艙內,各類物資被分類擺放整齊:
生活物資:壓縮食品、飲用水、應急藥品、個人衛生用品等,按120天的航行周期準備,同時預留30天的應急儲備。
科研物資:“菌脈儲備液”“抗輻射三生菌”培養皿、幼苗生長監測儀器、柯伊伯帶環境探測設備等,每一件都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和應急處理方案。
應急物資:應急氧氣罐、便攜式救生艙、求救信號發射器、滅火設備等,確保在遇到極端情況時,隨艦乘員能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救援。
“所有物資清點完畢,數量準確,狀態正常!”負責物資清點的研究員對著通訊器彙報,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卻充滿了成就感。
隨著登艦倒計時進入12小時,一場特殊的“靈脈誓約”儀式在發射場中央舉行。月球基地的所有工作人員、地球指揮中心的遠程團隊成員,以及全球各地參與“靈脈十四號”項目的科研人員,通過全息投影的方式彙聚在一起,共同見證這一莊嚴時刻。
儀式開始時,林羽作為“靈脈”項目的元老,首先走上台發言。他手中拿著那枚“靈脈一號”紀念徽章,目光掃過全息投影中每一張熟悉或陌生的麵孔:“四十年前,‘靈脈一號’帶著人類的火星探索夢想啟航;四十年後,‘靈脈十四號’將帶著人類的柯伊伯帶種植夢想出發。從火星到柯伊伯帶,從實驗室裡的菌株培育到星際間的星艦航行,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靈脈’精神的傳承——這種精神,是麵對未知時的勇敢,是遭遇挫折時的堅持,是攜手同行時的信任。”
隨後,樂樂作為隨艦指揮官,代表6名隨艦乘員走上台,舉起右手,莊嚴宣誓:“我,樂樂,代表‘靈脈十四號’隨艦乘員,在此立下誓約:我們將以最嚴謹的態度,守護星艦的每一個部件;以最堅定的信念,應對星際航行的每一個挑戰;以最負責的精神,完成柯伊伯帶種植計劃的每一項任務。我們將帶著全球人類的希望,讓生命的火種在柯伊伯帶的星辰下綻放;我們將帶著‘靈脈’精神的傳承,為人類的星際探索之路開辟新的篇章。若有意外,我們將優先保護培育艙的幼苗和科研數據,絕不辜負人類的信任與期待!”
樂樂的話音落下後,阿木爾、古麗、小宇等隨艦乘員依次走上台,舉起右手,重複著同樣的誓約。他們的聲音雖不洪亮,卻充滿了力量,透過全息投影,傳遍了地球和月球的每一個角落,也傳到了每一位關注“靈脈十四號”項目的人類心中。
誓約儀式結束後,登艦倒計時進入最後1小時。隨艦乘員們與留在月球基地的同事、家人一一告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不舍,卻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古麗在與地球實驗室的同事告彆時,特意叮囑道:“如果我們在柯伊伯帶發現新的微生物,會第一時間將數據傳回地球,你們要做好後續的研究準備——我們在星際空間裡,繼續並肩作戰。”
小宇在與能源團隊的同事告彆時,拍了拍對方的肩膀:“推進器的維護數據我都存在終端裡了,如果基地這邊有新的能源技術突破,記得及時同步給我們——我們在柯伊伯帶,也需要你們的技術支持。”
樂樂在與林羽告彆時,接過了他遞來的那枚“靈脈一號”紀念徽章。“帶著它去柯伊伯帶,”林羽輕聲說道,“它見證了‘靈脈’項目的起點,也該見證‘靈脈’項目的新征程。記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月球基地和地球指揮中心,永遠是你們的後盾。”
隨著登艦倒計時進入最後10分鐘,隨艦乘員們依次走上登艦通道。當樂樂踏上登艦通道的最後一級台階時,她回頭望了一眼發射場——林羽和其他工作人員正揮手告彆,全息投影中,地球指揮中心的團隊成員也在揮手致意,培育艙的透明艙壁內,“海衛一七號”幼苗的葉片輕輕顫動,像是在為她送行。
登艦通道緩緩關閉,隨艦乘員們進入星艦內部,開始進行登艦後的第一次係統檢查。樂樂來到主控艙,坐在指揮官座椅上,麵前的全息屏幕立刻亮起,顯示出星艦的各項實時參數:培育艙溫度235c,菌脈活性99,推進器狀態正常,導航係統信號穩定,能源儲備充足。“各崗位報告狀態,”她對著通訊器說道,聲音透過星艦的內部廣播係統傳遍每一個艙室。
“導航崗位狀態正常,星圖終端已同步,中繼星網信號穩定!”阿木爾的聲音傳來。
“生物崗位狀態正常,培育艙菌脈係統穩定,菌株活性99!”古麗的聲音傳來。
“能源崗位狀態正常,推進器核心參數正常,應急燃料罐壓力穩定!”小宇的聲音傳來。
“其他崗位狀態正常!”其他隨艦乘員的聲音陸續傳來。
樂樂點了點頭,目光落在屏幕上的登艦倒計時上——數字正在一秒一秒地減少,從100秒到50秒,再到10秒、5秒、3秒、2秒、1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登艦準備完成,等待啟航指令!”樂樂對著通訊器的全域頻道說道,聲音裡帶著一絲激動,卻又充滿了堅定。
此時,月球基地的主控塔台內,林羽按下了“啟航指令準備”按鈕,屏幕上立刻顯示出地球指揮中心傳來的最終確認信號。他深吸一口氣,對著通訊器的全域頻道說道:“‘靈脈十四號’,這裡是月球基地主控塔台,地球指揮中心已確認啟航指令,你們已完成登艦準備,具備啟航條件——3天後,也就是2090年春分,我們將為你們發出正式啟航信號。”
星艦主控艙內,隨艦乘員們聽到林羽的聲音後,紛紛露出了激動的笑容。樂樂看著屏幕上柯伊伯帶的星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信念——3天後,他們將帶著人類的希望,從月球基地出發,穿越星際塵埃,抵達柯伊伯帶的冰冷星辰下,讓生命的火種在那裡綻放光芒。
培育艙內,“海衛一七號”幼苗的第十八片葉片上,熒光點突然變得明亮起來,淡紫色的菌網也隨之閃爍,靈脈能量數據出現了一次短暫的8.5赫茲波動,像是在回應隨艦乘員們的激動心情,也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啟航預熱。
夜色漸深,月球基地的燈光照亮了發射場,“靈脈十四號”的銀白色艦身在燈光下泛著微光,艦尾的核聚變推進器噴口仿佛已對準了柯伊伯帶的方向。登艦倒計時雖已結束,但“靈脈十四號”的啟航故事,才剛剛進入最激動人心的倒計時階段——3天後的春分,當發射指令響起時,這艘承載著人類探索夢想的星艦,將劃破月球的真空,向著遙遠的柯伊伯帶,進發!
樂樂坐在主控艙的指揮官座椅上,輕輕撫摸著胸前的“靈脈一號”紀念徽章,目光堅定地望向屏幕上的柯伊伯帶星圖。她知道,未來的3天裡,他們還需要進行無數次的係統檢查和應急演練,確保啟航時萬無一失;她也知道,未來的120天星際航行中,他們還會遇到無數的未知與挑戰,但隻要團隊同心、信念不變,隻要培育艙內的幼苗和菌脈係統保持穩定,他們就一定能完成任務,為人類的星際探索之路,寫下新的篇章。
星艦的每一個艙室都安靜下來,隻有監測儀器的微弱蜂鳴聲和靈脈能量的輕微波動聲,在空氣中緩緩流淌。這些聲音,像是為啟航譜寫的序曲,也像是人類探索精神的心跳,在月球的真空環境中,靜靜等待著春分那一天的到來——那一天,“靈脈十四號”將帶著生命的火種,向著柯伊伯帶,出發!
喜歡八音盒裡的世界請大家收藏:()八音盒裡的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