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時代的問題,她年紀已經到了十七歲了,可即使是三十多歲的人,手裡攥著這麼老多錢也是個危險。
記得八十年代初,鄧爺爺提出要讓一部分農民先富起來。
這時才出現了少數的個體經營,而這個時候萬元戶才將將在祖國各地誕生。
這真的是一小部分人,更多的國民還在認為在工廠上班才是鐵飯碗,擺地攤倒買倒賣那就是投機倒把。
跟師傅們承諾,考上了大學就用這些錢買房置產,這才打消了兩個老頭的憂愁。
學習這件事兒還真的不是宋華章吹,在原世界她腦子就靈光,考研考博都不是難事兒。
自己創辦了公司的同時,她的生活也非常的悠閒精彩。
再有多次的穿越經曆,她的精神意識更加的強大,說是過目不忘也不為過了。
可村子裡的知青們情況就不同了,學習的進度差距也大。
原本穿越前就經曆過高考的劉雅,那是如魚得水。
雖然跟李觀海分手了,沒讓他教自己政治科目。
可書本會背吧?經曆過高考的洗禮,就現在要背的知識量那真的就是撒撒水!
劉雅都有些不好意思去欺負,跟她一起考試的學子們!
三四年的本地生活也讓劉雅對當代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政治目標一致,那就是當代所有人的生活。畢竟行差踏錯就是生命的代價!
剩下的也就隻有數學,語文,史地或者物化了!
四門考試,要是報考文科那就最後考曆史地理。
如果考理科,那就老三樣後麵加上物理化學。
反正就是四張試卷,每張最高分數一百分,這對劉雅來說真的真的不難。
可她不難,有人難!太多知青對這些科目有心無力了。
原本下鄉之前,大家的學習水平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有些是小學中學學曆,很少一些才是上過高中的。
之前大家都下了鄉,還看不太出來差距,可這一次高考,就會把所有人給劃分出一個高下來。
“曉嬡,這麼簡單的題怎麼要我給你講這麼多遍那?你不能隻有文科好呀!”
“考大學它不隻是看你寫的文章有多好,還有其他科目你要會的!”
李觀海這幾天簡直是頭痛欲裂,他這時才發現,心目中接近完美的韓曉嬡,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靈秀。
她好像把所有的靈氣,都放到了寫文章和人情世故上麵了!
數理化那就是個一竅不通的腦瓜子!不管自己講多少遍,為她演算寫畫,她都是半懂不懂的迷茫狀態。
這個樣子,還怎麼能考得上大學?還怎麼能夠出人頭地那?
李觀海突然就想到了分手很久的劉雅,那個姑娘隻是對政治這門科目不太紮實。
可是人家一點就通,一背就會!連數理化都是劉雅比自己懂得的還要多!
李觀海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是嘴裡犯苦,還是心裡犯苦,總之是對自己的選擇有了非常大的不滿。
他還記得自己找到劉雅時,這個姑娘冰冷的表情。
他以為會耗費一番口舌,才能甩掉這個自以為是,高傲又無知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