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禹的足跡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43章 大禹的足跡

第43章 大禹的足跡(1 / 2)

大禹的足跡:夯聲如雷

龍門山巔的風刀子一樣刮在臉上,禹拄著拐,目光卻像燒紅的烙鐵,死死釘在腳下那片攤開的巨大獸皮上。幾個月的心血,無數次的跋涉、摔打、測量,都彙聚成了這副獨一無二的“山河脈絡圖”。

“首領,圖有了,路也指明了,”皋陶搓著凍得通紅的手,湊近獸皮上標注著“龍門缺口”的位置,眉頭擰成了疙瘩,“可這山……是石頭和硬土!光靠石斧、骨耜,猴年馬月能鑿開?還有下遊淤塞的河道,要清淤,要築堤攔住洪水改道……需要的土石能把人堆成山!咱們……哪有這麼多人手,這麼多力氣?”他的聲音不高,卻像冰溜子砸在地上,透著紮心的憂慮。周圍幾個核心隊員也沉默了,看著圖上密密麻麻的“開鑿”、“疏導”標記,興奮勁兒過去,現實的沉重感壓得人喘不過氣。

禹沒說話,視線從地圖上緩緩抬起,投向山下。渾濁的黃河水在狹窄的河道裡暴躁地打著旋,卷起枯枝敗葉,撞擊著兩岸鬆垮的土崖。岸邊,一群部落民正用最原始的方法加固一段搖搖欲墜的舊堤——幾十個人合力拖拽著剛從樹林裡砍下的、帶著濕泥和根須的粗壯樹乾,喊著不成調的號子,艱難地往水邊挪。另一些人則徒手或用簡陋的木鍁,挖起濕重的河泥,費力地甩到樹乾堆成的“堤”上。泥水四濺,人人身上都裹了一層黃漿,動作遲緩笨重,眼看著剛堆上去的濕泥又被回流的水衝走一小半,效率低得令人心焦。

禹的眼神定住了,落在一塊剛從堤上垮塌下來的巨大泥塊上。那泥塊足有半人高,是被人一層層拍上去的,雖然被水泡垮了,但內部一層一層隱約的紋理依然清晰可見。他腦中仿佛被一道閃電劈開!

“皋陶!”禹猛地回頭,聲音帶著一種異樣的興奮,拐杖重重地點在腳下的山岩上,發出“篤”的一聲脆響,“去!找幾個機靈人,砍幾棵筆直的樹乾,削成木板!要厚實,要平!再搓幾捆最結實的藤繩!快!”

皋陶和隊員們被他這突如其來的指令弄懵了。“木板?藤繩?首領……這是要做什麼?搭棚子?”皋陶一頭霧水。

“彆問!快去!”禹的語氣不容置疑,目光又重新投向山下那徒勞無功的勞作場麵,嘴角卻勾起一絲近乎狂熱的弧度,“堵,不行!蠻乾,也不行!我們得讓大地……聽話!”

第一章:泥牆的嘲笑

幾天後,在奉龍氏部落外圍一片相對平坦開闊的河灘空地上,圍滿了聞訊趕來的族人。人群議論紛紛,目光都聚焦在空地中央那個奇怪的“木頭框框”上。

隻見四塊削得筆直光滑的長方形厚木板尺寸大約是長八尺,寬一尺多),兩兩一組,用粗壯的藤繩緊緊捆紮成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盒子”沒有底,直直地立在地上。禹拄著拐站在旁邊,手裡拎著一個沉重的石杵。他的身邊放著好幾堆濕漉漉的黃泥、河沙,甚至還有特意砸碎的細小貝殼。

“首領……您弄這木匣子,是要……養魚?”一個憨厚的漢子撓著頭,大聲問道,引起一片哄笑。

禹沒笑。他指著旁邊一段族人用老法子隨便堆起來的矮土牆,那牆歪歪扭扭,布滿裂縫,幾處地方已經塌陷。又指了指遠處渾濁洶湧的河水。

“那牆,能擋住那水嗎?”禹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壓過了喧嘩。

眾人看著那不堪一擊的矮牆,又看看奔騰的河水,都沉默了。

“擋不住!”禹斬釘截鐵,“因為它散!脆!沒筋骨!”他猛地舉起手中的石杵,重重砸向地麵,發出沉悶的響聲。“今天,我們就給它筋骨!”

說完,他不再理會眾人疑惑的眼光,對皋陶和幾個準備好的隊員點了點頭。“下夾板!裝土!”

皋陶等人立刻動手。兩人一組,將那長方形木框穩穩地立在地上,另外兩人迅速用簡陋的木鍁,將濕泥、河沙和貝殼碎的混合物鏟進木框裡。直到混合物填滿了大約三分之一木框的高度。

“停!”禹喝道。他深吸一口氣,忍著腿傷的不便,雙手緊握沉重的石杵,高高舉起,然後用儘全身力氣,對準木框中那堆濕軟的填料,狠狠砸下!

“嘭!”

一聲沉重得如同敲在心鼓上的悶響!濕泥飛濺起來,粘在禹的獸皮衣上和臉上。他毫不在意,抬起石杵,再次狠狠砸下!

“嘭!”“嘭!”“嘭!”

禹的動作帶著一種近乎發泄的狠勁,又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專注。每一次石杵落下,都伴隨著沉悶如雷的巨響,地麵仿佛都在微微震顫。木框裡的濕泥混合物,在一次次沉重的夯擊下,肉眼可見地向下壓縮、變形,變得異常堅實緊密!濕泥中的水分被強力擠壓滲出,順著木板的縫隙流了出來。那混合物不再是一灘爛泥,而是變成了一塊板結、堅硬、泛著水光的“土磚”!表麵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石杵砸出的印痕。

圍觀的人群由最初的哄笑,變成了鴉雀無聲的震驚!誰都看得出,這小小一塊被“框”住並夯實的泥土,和他們隨手堆砌的那種鬆散的土牆,根本是天壤之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禹抹了把臉上的泥點,喘著粗氣,示意皋陶再加下一層填料。重複裝土、夯實的動作。當第三層填料被夯擊得同樣堅實後,禹下令:“解開夾板!”

皋陶等人小心翼翼地解開捆綁木板的藤繩,將那沉重的木板一塊塊移開。奇跡出現在眾人麵前!

一堵長八尺、高三尺、厚一尺多的土牆,赫然矗立!它線條筆直,棱角分明,表麵雖然粗糙,卻異常緊實、堅硬!禹走上前,用拳頭用力錘了一下牆麵,隻留下一個淺淺的白印,牆體紋絲不動!他又抽出腰間的石刀,用力向牆麵砍去,隻刮下一點粉塵!

“嘩——!”人群徹底炸開了鍋!

“神了!太硬了!”

“這……這真是泥巴做的?”

“快看那棱角!跟石頭鑿出來似的!”

禹丟掉石刀,拿起石杵,指著這堵嶄新的、散發著泥土濕氣的矮牆,又指向遠方咆哮的黃河,聲音如同剛才的夯聲,重重敲在每個人心上:

“看見了嗎?土,還是那些土!水,還是那條水!但用了法子,土就有了筋骨,就能馴服水!這法子——就叫‘版築’!木板為框,分層夯築!這就是我們治水的‘筋骨’!”他的目光掃過一張張震驚、興奮、燃起希望的臉,“有了它,我們就能築起不垮的堤壩!就能鑿開堅硬的山石!就能堵住洪水改道它路的缺口!就能讓畫在獸皮上的那條‘疏龍’的路,變成地上的河!”

第二章:號子震天

版築法的威力,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點燃了幾乎被洪水澆滅的希望。消息像長了翅膀,沿著飽受水患折磨的河道兩岸飛速傳播。越來越多飽受水患之苦的小部落,拖家帶口,帶著簡陋的工具和僅存的口糧,彙聚到禹的旗幟之下。廣袤的河灘、山腳、峽穀,成了巨大的工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凝聚。

工地一角,正是龍門山最為險峻的瓶頸地帶。這裡兩峰對峙,峭壁如削,奔騰的黃河水被驟然收緊的河道擠壓,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按照禹的“脈絡圖”,必須在此處拓寬河道,開鑿出一條能讓洪水順暢通過的通路。

上百壯漢,赤裸著上身,古銅色的皮膚在烈日下油光發亮,肌肉虯結。他們分成數組,每組麵對著一套巨大的“版築夾板”——這是為了開鑿山體而特製的更厚更長的木板框架。

木材組的人吼著號子:“嘿喲——!硬木來——!”將剛從山上伐下的、帶著鬆脂清香的巨大原木,用粗繩拖拽到石匠組麵前。

石匠組的漢子們應和著:“嘿喲——!扛石錘——!”掄起沉重的石錘、石釺,伴隨著密集如雨點的“叮叮當當”聲,奮力將原木的一端劈砍鑿削成尖銳的楔形。

另一邊,泥土組的人也不甘示弱:“嘿喲——!運黏土——喲!”他們推著簡陋的木輪車,或肩挑藤筐,將特意從遠處挖來的、粘性極強的黃褐色黏土,混合著細沙和水,攪拌成合適的稠度,運送到開鑿點。


最新小说: 祖國母親支援穿甲彈,射爆萬族 靈卡劫:王朝餘燼 關於NBA的那些事 一劍照汗青 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 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 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 碰到手就會變成女孩子是什麼鬼 悄然進行 開局直播賣靈根,我報價百倍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