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典籍蒙塵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91章 典籍蒙塵

第91章 典籍蒙塵(1 / 2)

洛邑暮色,典籍蒙塵約公元前516年)

核心事件:周王室加速衰微;老子李耳)擔任守藏室之史;目睹禮崩樂壞的核心場景;內心失望與哲思萌芽。

公元前6世紀末的洛邑今河南洛陽),早已不是天下共主威儀赫赫的王都。夕陽的餘暉懶洋洋地灑在王宮斑駁的宮牆上,如同周王室的威權,徒有金輝,卻失了溫度。宮門前的九鼎——象征九州王權的重器,蒙上了一層細細的灰塵。天子腳下的街道,竟比一些諸侯國的邊邑還要冷清幾分。

在王室深處一座略顯陳舊但彌漫著古老書香的大殿裡,一位清臒的老者正俯身於成堆的竹簡之間。他便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an),時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掌管著整個王朝最珍貴、最浩瀚的典籍庫藏。他的手指修長,帶著薄繭,輕輕撫過一卷記載著周公製禮作樂的竹簡,神情專注而寧靜。陽光透過高窗,在他花白的須發和洗得發白的葛布衣衫上跳躍。空氣中隻有竹簡翻動時細微的沙沙聲,以及淡淡的、令人心安的陳年墨香。

“李老,大王又召見晉國使者了。”一個年輕的小吏輕手輕腳地進來,低聲稟報,語氣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還是為了晉卿趙鞅與範氏、中行氏內鬥之事……王室調解,怕是……”

老子抬起頭,眼神深邃如古井。他沒有言語,隻是微微頷首,示意知道了。窗外,傳來一陣不合時宜的喧嘩。透過窗欞,他看到幾個身著華麗諸侯服飾的貴族,簇擁著周天子周敬王)的某個寵臣,談笑風生地走過。他們談論的不是治國安邦,而是新得的珍玩異寶,言辭輕佻,舉止隨意,全然不顧王庭應有的肅穆。不遠處,幾個衣衫破舊的樂師抱著蒙塵的鐘磬,神色黯然。象征著秩序與等級的禮樂,在這些權貴眼中,似乎已成可有可無的點綴。

禮崩樂壞!這四個沉甸甸的字,像冰冷的石塊,一次次砸在老子的心頭。他守護著記載著先王聖德、禮樂典章的典籍,這些曾是維係天下秩序的基石。可如今呢?諸侯僭越禮製,大夫擅權奪國,父子相殘,兄弟鬩牆。所謂的“仁義禮智信”,成了野心家們互相攻訐的華麗外衣,成了強者欺淩弱者的堂皇借口。他親眼看到:

晉國六卿內鬥不休,視天子號令如無物。

魯國季孫、孟孫、叔孫三家架空國君,公室卑微。

楚國問鼎中原的野心從未止歇。

孔子周遊列國,大聲疾呼恢複周禮,卻屢屢碰壁。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在心中默念著自己日漸清晰的感悟。世人所孜孜以求的仁義道德、智巧謀略,不正是大道廢棄、人心墮落之後才出現的補救嗎?越是強調,越是證明其缺失!這世間喧囂的爭鬥、刻意的雕琢,就像給一棵朽木塗脂抹粉,終究無法挽回它的傾頹。他守護的典籍,仿佛成了塵封的陪葬品,見證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夜深人靜,守藏室裡隻剩老子一人。他站在如山般的典籍前,指尖劃過冰冷的竹簡。這些文字記載著輝煌,也浸透著血腥;承載著智慧,也凝固著愚昧。一種巨大的無力感和徹底的失望,如同冰涼的河水,淹沒了這位閱儘滄桑的老智者。一個念頭,在他心中如同星辰般升起,越來越亮:離開!離開這徒有其表的王庭,離開這喧囂爭鬥的漩渦,去追尋那冥冥之中、化育萬物、無言而恒常的“大道”!洛邑的暮靄,漸漸籠罩了他的身影。

本章警示:老子在典籍蒙塵中看到時代的腐朽。它提醒我們:當象征秩序與文明的根基如道德、規則、初心)被忽視、被踐踏,再繁華的表象也難掩內在的衰敗。守護內心的“大道”與堅守社會的底線,是抵禦混亂、維係長久安寧的根本。

:青牛西行,紫氣東來約公元前516年)

核心事件:老子辭官,騎青牛悄然離開洛邑;函穀關令尹喜望氣識聖人;強留老子著書。

一個微涼的清晨,薄霧尚未散去。洛邑那座承載了太多智慧與無奈的守藏室大門,輕輕合上。老子沒有驚動任何人,隻穿著一身尋常的布衣,背著一個簡單的行囊,牽著一頭青牛,悄然走出了王城的大門。青牛的步伐緩慢而沉穩,蹄聲在空曠寂靜的街道上輕輕叩響,如同曆史的歎息。沒有送彆的隊伍,沒有惋惜的挽留,隻有天邊一抹淡淡的晨曦,為他照亮西行的路途。

他要去哪裡?他自己或許也隻有一個模糊的方向——西方。那是日落之地,是傳說中“道”之玄妙幽深、歸於寂靜的所在。函穀關?昆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離開這“人間世”,去貼近那孕育萬物的本源。

青牛載著老子,踏上了漫漫西行路。一路所見,印證著他的憂思:疲憊的征夫,荒蕪的田野,廢棄的村落,還有趾高氣揚的貴族車駕呼嘯而過。他像一個沉默的觀察者,將天地萬物、人世百態都納入心中,思索著那無形無象、卻又無處不在的“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數日後,一座雄關赫然出現在眼前。函穀關!它扼守著崤函古道,是中原通往關隴的咽喉要衝。關城依山而建,巍峨險峻,宛如一道巨鎖。老子牽著青牛,緩步向關口走來。夕陽的金輝給關城鍍上了一層莊嚴的色彩。

此刻,關城之上的了望台裡,函穀關的關令——一個名叫尹喜的中年人,正凝神遠眺。此人並非尋常武夫,他性好天文,善觀星緯,通曉古之典籍,頗有見識。每日觀察天象、四方氣運是他的習慣。

突然,尹喜的目光被東方天際的景象牢牢鎖住!他看到一片浩蕩的紫氣,如同錦緞般鋪陳開來,綿延數裡,自東方洛邑方向)緩緩向西移動,其勢恢弘,其光瑞靄!尹喜心頭劇震,失聲叫道:“紫氣東來!祥瑞之兆!此乃聖人將過之象!”後世“紫氣東來”成語即源於此)

他立刻下令:“速備清水灑掃關道!有聖人將至,不可怠慢!”自己則急忙整理衣冠,匆匆奔下城樓,親自到關口恭候。

不多時,一位老者騎著一頭青牛,沐浴在夕陽與尚未散儘的紫氣之中,緩緩行至關門前。老者須發皆白,麵容清奇,眼神深邃平靜,仿佛蘊含著整個宇宙的奧秘。他周身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與超然氣度,與那浩蕩的紫氣相映生輝。

尹喜心中再無懷疑,激動萬分地搶步上前,深深一揖到地:“晚生函穀關令尹喜,拜見聖人!弟子觀天象,見紫氣浩蕩三萬裡,自東向西而來,便知必有聖人西行過此!今日得見尊顏,實乃三生有幸!懇請聖人務必在關內稍作停留,指點迷津!”

老子端坐青牛之上,神色淡然:“老朽避世之人,無名無位,何敢稱聖?關令錯認了。請放吾行。”

尹喜哪裡肯放?他再次深深行禮,言辭懇切,甚至帶著一絲懇求:“聖人容稟!當今之世,大道隱匿,眾生迷惘,戰亂頻仍,生靈塗炭。弟子雖愚鈍,亦知聖人有匡濟天下之智!聖人若就此西去,恐絕世真言永沉幽冥!懇請聖人憐惜後世蒼生,暫留數日,著書立說,以啟萬世之蒙!弟子願執弟子禮,侍奉左右!”說罷,竟長揖不起,態度堅決。

老子沉默地看著眼前這位執著的關令。尹喜眼中閃爍著真誠的渴望和對智慧的敬畏。這份執著,這份對“道”的向往,讓心如古井的老子,也泛起了一絲漣漪。他抬頭望向西天絢爛的晚霞,又看看腳下這片紛擾的土地。留下?將自己畢生所思付於竹帛?也罷,既然天意如此,紫氣指引,此人誠心相求,或許,這正是“道”借他之手,留下一點微光?

老子終於輕輕頷首,聲音平靜無波:“也罷,既蒙關令盛情,老朽便叨擾幾日。”

尹喜大喜過望,親自為老子牽過青牛,恭敬地將他迎入關城之內專門準備的清靜居所。

:尹喜憑慧眼識紫氣,以誠心留聖哲。它啟迪我們:珍貴的機緣無論是智慧、貴人還是機遇)往往裹挾於平凡甚至困頓之中,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如尹喜觀氣)和破釜沉舟的真誠與勇氣如尹喜強留)去識彆、去爭取。機會稍縱即逝,唯有用心準備、大膽行動方能把握。

:五千真言,道法自然約公元前516年)

核心事件:老子應尹喜所求,於函穀關著書;口述核心思想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等);尹喜記錄整理成《道德經》;思想精髓誕生。


最新小说: 鐵血使節:一人滅一國 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