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
聽到此名,崇禎一個激靈,霍然轉身,望向那人。
秦檜三十五六歲的樣子,穿著一身青色的官袍,長得瘦高,眉眼端正,走起路來不急不躁,臉上看不出半點情緒。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衙門裡剛正不阿的忠臣典範。
然而,崇禎心裡的小雷達已經“嗶嗶”作響了。
此人就是秦檜?
南宋曆史上那個用“莫須有”三個字乾掉了嶽飛,被後人指著脊梁骨罵了幾百年的千古第一奸臣?
長得倒是人模狗樣的。
見他身著七品官袍,崇禎眉梢微挑,語氣淡漠:“何事?”
秦檜不卑不亢地一拱手,開口就是一套標準的主旋律發言:“臣願隨陛下死守東京,金賊狡詐,若今妥協,來日更甚,陛下拔劍示威,震懾群臣,實大快人心!臣雖官卑職微,然心誌與陛下同,請陛下知臣心誌,非為求安,願為國死戰!”
“啥?你主戰?”
崇禎當場就愣住了,腦子差點沒轉過來。
曆史上這廝好像是出了名的投降派,力主議和,對金稱臣,甚至以“莫須有”三字殺了嶽飛,是漢人王朝千古第一大奸!
這麼一個骨頭軟到能打結的貨,現在跟自己說他要死戰到底?
這他娘的還是秦檜嗎?
彆是同名同姓的吧?
“臣一向主戰!”
秦檜不慌不忙,麵色肅然,語帶誠懇解釋道:“臣是政和五年進士,靖康元年初金虜初犯,朝野震懼,臣首上奏章,力諫不可示弱,臣言:若今退讓,則士氣儘喪,虜心益橫,今之避戰,實為自戕。”
“彼時金使入汴,索三鎮之地,臣複上疏四策:一曰召百官共議軍機,不可獨斷;二曰修繕城防,以示堅誌;三曰金使安置於城外,不許擅入宮市;四曰若真須割地,當限於燕山一帶,切不可及中山、太原。”
“然陛下未回,臣被任為職方員外郎,複調隸割地使張邦昌,任乾當公事。”
說至此處,秦檜略顯激動,聲音一緊:“臣自知此職所司,實為求和之具,心不忍屈,三上疏章,請辭此差,然時局逼迫,不得已隨使出行。”
“後來,肅王趙樞奉命出使,臣與程瑀為護送之人,行至燕京,金人扣肅王為質,言曰:待割地後方肯放還,臣雖無兵在身,但回朝後未嘗懈怠。”
“多虧禦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吳開薦引,陛下賜任臣為殿中侍禦史,不久又升左司諫,臣言論不改,所秉一心,皆為拒虜救國!”
秦檜頓首,再叩三下,神情堅毅:“臣身無重權,然心向社稷,願助陛下清奸臣、整軍紀、正國論,誓不與賣國者共立於朝堂!”
崇禎眯著眼睛打量著他,心中暗道:官員的奏章,都是有檔案記錄的,這事兒做不了假。
這麼說來,秦檜講的都是真的。
沒想到,這奸臣年輕時居然是個熱血沸騰的主戰派?
那為何後來膝蓋那麼軟?
莫非在金營幾年屁股被捅歪了?
“今日秦卿所奏何事?”
崇禎居高臨下詢問道。
秦檜低頭肅聲道:“宰相唐恪賣國求榮,欺君罔上,臣身為殿中侍禦史,願啟奏彈劾唐恪,揭其誤國之罪,助陛下清君側!”
他隻是正七品官身,太想進步了!
此話一出,崇禎心中微動,隨即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