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再是簡單的應對外患,而是清除內患,一場針對宗室蠹蟲的清洗已然箭在弦上。
內奸浮出水麵,其位之高,其心之毒,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堂堂宗室親王,竟與外敵勾結,出賣國運,何其可怖!
崇禎帝這才猛然發現,這場席卷大宋的危機,遠比他之前所想的要複雜、要深重。
它不僅是金兵壓境的外部攻伐,更是來自內部的糜爛與潰瘍。
這東京城,已是外患重重,內裡又逢此劇變,宛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隨時可能轟然倒塌。
內外交困,城中糧草幾近耗竭,軍心渙散,民心浮動。
崇禎獨自麵對著眼前這堆爛攤子,坐在龍椅上,身形似有些佝僂。
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他眉宇間那化不開的愁緒。
夜深人靜,這位年輕的皇帝就像個苦思冥想的程序員,麵對著一堆怎麼都解決不了的“bug”,焦頭爛額。
他曾以為,隻要自己勤勉,隻要將士用命,便能挽狂瀾於既倒。
可此刻,他才看清,這大宋的病症,已深入骨髓,遠非一日之功可治愈。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疲憊,但帝王的責任,又逼他不得不打起精神,為這岌岌可危的帝國尋覓一線生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終,崇禎決定派嶽飛率部出城。
這一步棋,看似尋常,實則孤注一擲。
出城,一是為了尋覓那急如星火的糧草補給,否則城中數十萬軍民將不戰自潰;
二是為了探查金軍的最新動向與虛實,知己知彼,方能有所應對。
若是嶽飛能順手殺幾個金兵,那也算是意外之喜,至少能大大振奮一下日漸低迷的軍心,給城中帶來一絲希望。
這“一箭三雕”的計劃,前提是得有人能完成。
崇禎心裡清楚,除了嶽飛,他現在誰也不敢完全相信,生怕這事兒又“翻車”,重蹈夜襲的覆轍。
麵對強大的金人軍隊,以及眼前這般內憂外患的危局,崇禎從未有過議和投降的想法。
那些所謂的“議和派”,在他看來,不過是自欺欺人,苟延殘喘之輩。
一旦退讓,便意味著國破家亡,生靈塗炭。
他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
崇禎仔細分析眼下局勢,得出自己的判斷:東京城雖糧草匱乏,可金軍同樣麵臨補給難題。
這十幾萬大軍長途奔襲而來,人吃馬嚼,消耗巨大,簡直就是個無底洞。
而且金軍的後勤補給線綿延千裡,途中危險重重,不僅有風雪嚴寒,更有沿途宋軍的零星襲擾。
最為關鍵的是,四麵八方仍有勤王的宋軍源源不斷地趕來,雖遠未能抵達,卻也是懸在金軍頭頂的利劍。
崇禎冷峻地判斷,此刻雙方都在比拚耐力,看誰能堅持更久!誰的意誌更堅定!誰能笑到最後!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