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裹挾南下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4章 裹挾南下(1 / 2)

張邦昌宰相從金軍大營裡回來,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

一入東京城,他便迫不及待地高聲宣揚:“諸位同僚!喜事臨門,金兵已退,議和之事,大功告成矣!”

那副誌得意滿的模樣,好像自己就是那力挽狂瀾的救世主,隻差沒把“此乃我張邦昌之功”幾個大字寫在腦門上了。

朝中自有明眼人。

宗澤老將軍這等忠義之輩,聽聞此訊,心頭非但不喜,反生疑慮。

金人素來貪婪無度,此番退兵,焉能這般爽快?

“其中必有蹊蹺!”老將軍捋著胡須,眉頭緊鎖,暗中遣心腹出去打探虛實,生怕金人又設下什麼圈套。

但探子們回報:金軍確已拔營,正向北撤離。

消息傳回宮中,可把剛複位不久的趙佶給樂壞了。

這位皇帝陛下,若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那真是天下無雙的大家;

可若論起治國理政,尤其是政治的洞察力嘛……嗯,大約連尋常百姓都不如,用句雅致的話來說,便是“一竅不通”。

在張邦昌的忽悠下,趙佶一聽金兵竟“被自己的仁德感化”而退兵了,頓時喜氣洋洋,龍顏大悅,恨不得立刻就擺宴慶祝。

他對群臣笑道:“瞧瞧!朕那不孝逆子隻會舞刀弄槍,結果把金兵招來了,差點城破人亡,還是朕這等‘文治’之君高明,憑著一腔仁德,三言兩語便將金人勸退,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趙佶自覺此番乃是人生中最為光彩的時刻,當下便急不可待地頒下聖旨:“全員南遷!朕要帶你們去南方享福!”

說起來,趙佶對東京城,也確實是心有餘悸了。

短短一年光景,金人便兩度圍城,那刀兵之聲,那城破之險,真是把他嚇得魂飛魄散。

現在他隻想趕緊遠離這京畿重地,尋一處太平樂土,安安穩穩地頤養天年。

遷都的旨意和政令一下達,東京城內,瞬間便沸騰起來。

那場麵,真可謂是人喧馬嘶,一片混亂。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那些久居朝堂、消息靈通的權貴官員們。

這幫人最是懂得趨吉避凶,一聽要跑路,立馬便著手收拾細軟。

什麼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凡是能帶走的,那是半點不留,恨不得連家裡的地磚都給扒下來。

他們雇傭著車馬,日夜不停地往城外運送財物,那效率,簡直比專業的搬家隊伍還要迅速百倍,生怕晚一步,就將性命與家產一同葬送。

緊隨其後的,便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商賈之家。

這些人深諳世故,見官員們紛紛出逃,便也急忙打點行囊。

許多人甚至來不及變賣房產田地,隻將細軟金銀攜裹上車,便匆匆離去。

昔日繁華的街市,充斥著急促的腳步聲和車馬轆轆之聲,儘顯末日之景象。

至於那些普通的東京百姓,可就沒這般“消息靈通”了。

他們終日勞作,對朝中大事知之甚少,更不明白眼前這番騷亂意味著什麼。

隻看到官員富商們匆忙離去,以為隻是尋常的搬家或是避難。

卻不知,他們世代居住的家園,很快就要被徹底拋棄了。

皇宮深處的文德殿,崇禎被軟禁於此。

如今他被廢去帝號,囚禁宮中,要問他慌不慌?

那肯定是慌的,畢竟誰也不想從九五之尊淪為階下囚。

可崇禎這人,心誌不尋常,他深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從來沒有絕望過。

他素來喜讀史書,尤其對曆代君王失位後又能複辟的例子,那是了然於胸。

大明朝那位英宗皇帝朱祁鎮的故事,更是崇禎熟稔於心的“勵誌範本”。

想當年,英宗在土木堡那場大災難中被俘,回京後竟被幽禁在南宮八年之久,受儘屈辱。

可最終呢?人家硬是憑著一股韌勁兒,在關鍵時刻“奪門而出”,重登大寶!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