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心中,此刻是五味雜陳。
自他穿越而來,所見的便是文官腐朽、武將懦弱、金人囂張、百姓困苦。
東京城下,他曾親率禁軍,與將士同甘共苦,誓死守城,然最終仍被無恥群臣與金人內外勾結,拱手讓出。
方才在山坡之上,王時雍之流竟還敢提“議和”,這等賣國求榮之舉,何異於引狼入室,自毀長城?!
他痛恨這群文官的懦弱與無能!
痛恨他們隻知舞文弄墨、巧言令色,卻無半點治國安邦之才、禦敵報國之勇!
更痛恨大宋將士畏敵如虎!
自宋金兩國聯手滅遼之後,金人戰而南下攻宋,宋軍竟節節敗退,望風披靡。
時至今日,見金人如見瘟疫,聞金人如聞死訊,早已喪失了鬥誌。
就連姚友仲這等素來以勇武著稱的戰將,麵對完顏宗望,也要勸自己“避敵鋒芒”,不敢再戰。
崇禎不解,金人難道真有三頭六臂不成?
宋軍坐擁十萬之眾,又甲胄精良,為何竟如此畏戰,不敢一搏?
想到此處,崇禎悲憤交加。
腳下這點地方又能守多久?
難道真的要在此坐以待斃不成?
腦海中浮現出前世煤山自縊的悲劇,那種絕望與不甘,像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內心。
崇禎再也不願坐著等死!
這一次,他要奮力一戰!親手掌控自己的命運!
哪怕是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而不是窩囊地被逼上絕路!
“姚友仲!”崇禎的目光如電,猛然射向身側的將領。
“臣在!”
姚友仲高聲應道,身姿筆挺,麵如堅鐵。
“你有多少兵?”崇禎問道。
“臣尚有三千精銳,皆披甲待命。”
姚友仲不假思索地答道,聲音乾脆利落。
“三千精銳,足矣!”
在眾目睽睽之下,崇禎一甩身上的披風,隨即翻身上馬,緊握韁繩,高聲喝道:“隨朕出戰!殺敵報國!”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重如千鈞,擲地有聲,宛如雷霆,狠狠地擊打在每個宋人將士的心頭。
大宋的文武官員,方才還在地上哭爹喊娘,忽然集體安靜下來,所有動作都瞬間停止,目光齊齊望向馬背上那位年輕的皇帝。
讓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
官家要親自出戰?!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自趙宋立國以來,皇帝都是萬金之軀,深居九重,金枝玉葉,享儘尊榮。
他們平日裡養尊處優,哪裡會親自去戰場上拚命?
即便是開國太祖皇帝當年,那也隻是坐鎮後方指揮,沒有說親自衝鋒陷陣的。
至於那位太宗皇帝,當年北伐兵敗,那可是乘著驢車,灰溜溜地逃命,把個皇家的臉麵都給丟儘了,被人記了一輩子的笑話。
而眼前這位大宋官家,在東京城被圍的時候,披甲守城,就已經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不敢相信了。
可如今,官家竟然要親自披甲,帶頭衝鋒,迎戰那些如狼似虎的金兵!
這在眾人看來,哪裡是衝鋒,那分明就是一隻撲火的飛蛾,是去白白送死啊!
宗澤老將軍反應最快,他顧不得自己年邁的身體,幾步衝上前去,顧不上君臣之禮,一把抱住崇禎官家,老淚縱橫:“官家不可啊!您萬金之軀,怎可親身涉險?!”
其他忠心的將領、還有皇城司的提點們,也都紛紛湧上前去,死死地攔住這位“瘋魔”的皇帝,恨不得立刻把崇禎官家從馬上拽下來。
在他們看來,皇帝的性命何等金貴,那是大宋最後的希望所在,萬萬不能讓他就這樣輕易地去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