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大宋開國以來,那些禦駕親征的大宋皇帝們。
宋太祖趙匡胤,篡周建宋後,昭義節度使李筠聯合北漢反叛,太祖率軍急行軍至澤州,親冒矢石攻城,四十天平定叛亂。
後來有親率大軍圍攻太原征討北漢,但因雨季疫病、遼軍來援,苦戰數月後撤軍。
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時,親臨太原督戰,攻破北漢都城,完成中原統一。
可後來到了高粱河之戰,遭遼名將耶律休哥反擊,宋軍大敗,太宗皇帝也在亂軍之中中箭負傷,最後坐著驢車才狼狽脫身。
這事兒,可是他一輩子的汙點,被人嘲笑了無數年。
此後雍熙北伐,宋軍分三路伐遼,太宗皇帝壓根不敢再去親征,隻敢坐鎮開封遙控指揮。
等到曹彬的東路主力潰敗後,他雖也曾親赴前線督戰,但終究未能扭轉敗局,最後全線撤退。
自從太宗皇帝高粱河之敗後,大宋曆代皇帝似乎就得了心理陰影,一提到禦駕親征,便條件反射一般地畏懼退縮,不敢輕言一戰。
哪怕是那澶淵之役,遼國蕭太後率二十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
宋真宗趙恒在宰相寇準的極力勸諫和半脅迫下,才勉強親征,也隻是登上了澶州北城鼓舞士氣。
要不是寇準那老匹夫硬逼著,他是一百個也不敢去,更不敢親自上前線。
可眼前這位大宋官家,卻主動身先士卒,直衝敵陣,這是何等的氣魄!這是何等的膽識!
這樣震撼的場麵,千古以來,又有幾次能夠得見?
且不說最終結局如何,光是這份敢於與敵死戰,親身涉險的氣概,就足以讓人打心底裡生出一股敬意,五體投地!
太上皇趙佶見了,更是大驚失色,嘴巴張得老大,仿佛能塞下一個鴨蛋。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著戰場上那個奮勇廝殺的身影,心裡頭不禁冒出一個荒唐的念頭:
“這……這還是朕的兒子嗎?趙桓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大的膽子和血性了?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
這跟他自己當年,隻知道玩玩字畫、聽聽小曲兒,金人打過來的時候卻手足無措的窩囊樣兒,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連趙佶自己都嚇了一跳,臉上更是火辣辣的,覺得自己這張老臉都給丟儘了。
諢王趙楷也不禁發出驚歎,那張原本寫滿傲慢的臉上,此刻隻剩下自慚形穢的神情。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天潢貴胄中的異類,不僅才華橫溢,還頗具手段,敢於覬覦皇位。
可今天瞧見了崇禎這樣的君王,趙楷才明白,自己那些算計和野心,比起眼前這位真正敢於搏命的君王,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可笑得很!
就在眾人心神激蕩,各懷心思之際,山坡上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有眼尖的宋軍將士,指著遠處,大聲地喊了起來:“是金軍援兵!金軍援兵來了!”
果然,隻見遠方的地平線上,塵土飛揚,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馬,正如潮水般往這邊殺來。
那是金軍的大隊人馬,顯然是聽到了這邊的喊殺聲,趕來支援了。
這一下,山坡上再度炸開了鍋。
原本稍稍平靜下來的百官,又陷入了恐慌。
眼看著宋軍被金軍前後夾擊,陷入重圍,太上皇趙佶心裡頭一顫,他可不想死在這兒。
顧不上其他,連忙叫來親信,急吼吼地下令:“速速南下!快!趕緊護送朕往南邊去!”
那張肥胖的臉上,此刻隻剩下驚恐和倉皇,哪裡還有半點天子威儀?
趙佶這副麵容被宗澤等人看在眼中。
前後兩位皇帝的對比,一下子就出來了,不禁讓人想到一個詞:“犬父虎子”!
“宗卿,你留下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