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吩咐了一句,在禦營都統製範瓊的護衛下,擁兵而去。
張邦昌等文武百官,也急匆匆地跟著向南邊逃命,一刻也不敢呆。
看著那些個王公貴族、文武百官,如同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秦檜有些急了,額頭滿是汗珠,心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激烈的思想鬥爭在他腦海裡展開:
到底留還是走?
身為官家的“忠犬”,理應留下,追隨崇禎官家,共赴國難。
那樣做,或許能留下一個忠義的青史留名。
但如今官家擺明了是要拚命,生死難料。
萬一戰死,自己豈不是跟著陪葬?
可要是官家真有個什麼意外,或是被金人俘虜,那太上皇趙佶可不就是唯一名正言順的大宋皇帝了嗎?
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隻要能跟著太上皇一塊兒南下,等在南方站穩了腳跟,重建大宋,他們這些“從龍功臣”可不就是功莫大焉?
到時候,榮華富貴、權勢地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政治投資!
至於官家,即便僥幸能殺退金兵突圍,那自然是他秦檜眼拙,日後再找機會攀附不遲。
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反正憑自己的本事,無論在哪邊,總能找到出路。
最終,秦檜一咬牙,也跟了上去。
至於那個正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皇帝,是死是活,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先顧好自己,保住性命和未來的富貴要緊。
秦檜想到這裡,加快了腳步,緊緊地跟在了太上皇趙佶的身後,生怕自己落下了。
山坡上,隻剩下宗澤、劉韐等少數幾位統兵將領,以及那五萬多畏金如虎的宋軍將士。
“宗帥,我們怎麼辦?”
河北宣撫使劉韐滿臉憂慮。
他是堅定的主戰派,也曾多次請戰,然而他手下的將士,卻早已被金軍打怕了,根本不敢再戰。
眼下官家親自征戰,太上皇又帶著百官跑了,這五萬人馬,仿佛一盤散沙,軍心渙散。
眼看著宋軍那些由官家率領的精銳雖然勇猛,但畢竟人少,漸漸地就被金軍後續的大部隊包圍,形勢危急,宛如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宗澤心中一顫,他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這要是皇帝死在戰場上,太上皇肯定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怪罪他殿後不力,救駕不勤。
他可不想死在這兒,更不想背上弑君的罵名,遺臭萬年。
宗澤一向是主戰派。
他何嘗不願加入這場搏殺?
隻是礙於君臣之道,一直以來,他都受太上皇和那幫主和派的挾製,一身抱負難以施展。
可如今……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