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大戰期間,太上皇的趙佶,竟是腳底抹油,一路狂奔,跑到了應天府,上演著另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鬨劇。
他並沒有想著如何抗擊金軍,反而恢複了昔日的奢靡本性,在應天大肆搜羅奇珍異石,沉湎於聲色犬馬。
好像金兵壓境、生靈塗炭的局麵與他毫無乾係。
應天府行宮偏殿內,裝飾得極儘奢華。
殿中央擺放著新運來的幾塊巨型太湖石,奇形怪狀,旁邊堆滿了古玩字畫,空氣中彌漫著熏香與花露的甜膩氣息。
趙佶半躺在軟榻上,眯著眼,享受著侍女的輕柔按摩,顯得心滿意足。
殿外蟬鳴聒噪,殿內卻一片昏昏欲睡的寧靜。
趙佶懶洋洋地抬了抬手,指著一塊形似臥虎的太湖石:“嗯……這塊“嘯月虎”,紋理果然獨特,若能再尋得一塊“盤龍騰雲”,置於殿前,便可湊成一對,屆時這“南京”的氣運,必將更勝從前,國泰民安,指日可待啊!”
一旁侍立的張邦昌立刻湊上前去,滿臉堆笑:陛下聖明!此乃天降祥瑞,預示著我大宋江山穩固,萬世永昌!陛下如今龍體康泰,正當重掌乾坤,撥亂反正!臣等恭賀陛下複位,乾綱獨斷!
趙佶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國泰民安……嗯,對了,朕那……逆子趙桓,可還有音訊?
張邦昌心領神會,立刻接話,語氣肯定:“回稟陛下,金人凶殘弑殺,定王性情剛愎,飛蛾撲火,想必已葬身黃土,或被折磨至死,哪裡還有生路可言!
王時雍也跟著附和,壓低了聲音道:“是啊陛下,定王趙桓居然不自量力與金人正麵交鋒,斷無生存可能,不是被殺就被俘。
趙佶聞言,嘴角不自覺地向上勾起,眼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快意。
他輕咳一聲,掩飾住內心的得意:“哎,天意如此,朕也無可奈何啊,既然如此,朕當順應天意,重新主持大宋朝政!”
於是,趙佶當即下旨,將應天府改稱“南京”,在此建立朝廷,被遣使告知金人,雙方即刻履行議和條約,割地賠款,請勿再次南下。
這時,鄆王趙楷前來稟告,說是皇後朱琳和太子趙諶不見了。
趙佶對此並不在乎,表示兵荒馬亂的,人丟了很正常。
再者他們母子是逆子的趙桓妻兒,說不定得知夫君戰死,跑去收屍了。
“父皇,那太子之位......”趙楷試探的問。
那母子倆的死活趙佶不在乎,但趙楷在乎啊!
因為其中一個是太子,而他很想當那太子儲君,將來好名正言順的繼承大位!
趙佶如何不知鄆王的意思,笑嗬嗬道:“國不可一日無主,太子之位亦不可久懸,朕便擇日冊立太子……”
鄆王趙楷急不可耐地起身,躬身行禮,聲音中壓抑不住激動:“父皇!兒臣願儘心竭力,輔佐父皇,重振大宋雄風,再現我朝太平盛世!”
趙佶滿意地看了趙楷一眼,點了點頭道:“楷兒素來仁孝聰慧,堪當大任,朕意已決,便冊封趙楷為太子,以承宗社,傳旨下去,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
說是擇日,趙楷迫不及待的要當太子,親自主持布置大典,將日子定在次日。
反正王公貴族和百官都在,不過是走個程序,儘快為妙。
就在這荒誕劇上演得如火如荼之際,殿門外忽然傳來一道鏗鏘有力的嗬斥聲,打破了殿內冊封太子的喜慶氣氛。
“滾開!”
殿門外走進來一位身著素色官袍的老者,其麵容略顯疲憊,卻步履沉穩,雙目炯炯有神。
正是前宰相李綱。
這位大宋的忠臣良將,此前被崇禎帝召回京城,本已兼程趕往東京。
不料途中聽聞朝廷南遷,金軍大舉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