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秋風卷起黃葉,拍打著嶽家院落的竹籬。
嶽飛在家中房中挑燈讀書。
忽聽到院門有動靜,嶽飛心中一凜,翻身而起,手中長槍已握。
院門被推開,數道黑影閃入,腳步輕疾,身法熟練。
嶽飛喝道:“什麼人!”
槍尖一抖,帶起一片寒光,直逼來人咽喉。
隻見黑暗中又湧出數十人,皆背弓執刀,麵容堅毅,分立兩旁,竟是早已埋伏在院牆外。
月光下,刀鋒閃爍,顯出一股肅殺之氣。
嶽飛目光如炬,盯緊來人:“你等深夜造訪,若非王氏餘孽,便是金人細作!快快道來!”
“且慢!”為首之人,體格魁梧,麵容堅毅,見嶽飛目露殺意,並不慌亂,反倒抱拳低聲道:“團練使息怒,在下李寶,特來參見!”
嶽飛心頭一震,收了幾分力道,橫槍當胸:“李寶?!”
李寶朗聲一歎,拱手作禮:“團練使勿疑,某原是東京禁軍弓手,靖康之難時,曾守宣化門,
李寶朗聲一笑,示意部下勿動,拱手作禮:“某曾為東京禁軍弓手,靖康之變時,曾守宣化門,某親眼見過官家,亦曾遙見嶽統領勤王風采,昨日嶽統領於縣衙外,牛將軍亮出將軍官印,某亦在場,故知統領身份。”
嶽飛見他言語真摯,心中略緩,仍不放鬆:“既是禁軍舊卒,又緣何至此?”
李寶歎息,眼中閃過黯然:“太上皇偽詔南遷,東京勤王之師亦隨之南下,某在其中,然行至中途,金人追襲,宋軍自亂,多有潰散,各奔東西,,某無奈,隻得北上,徑回河北故裡,哪知河北已多為金人鐵騎踏破,豪強紛紛降敵,百姓塗炭!”
他稍作停頓,語氣漸沉:“然河北諸地,已為金軍所破,許多豪強為保性命或圖利,儘皆臣服金人,充當鷹犬走狗,譬如湯陰王家,便是替金人搜刮民脂民膏者。”
“然更多之人,心懷大宋,不甘受辱,各地抗金義士自發結集,烽火遍地,誓複故土。”
“其中,聲勢最著者,乃八字軍,河北、河東之地百姓所組之抗金義軍,其首領乃王彥將軍!”
嶽飛聞言,精神為之一振。
他早年曾於軍中聽聞王彥之名,於是急問:“王彥將軍?可是曾隨涇原路經略使種師道抵禦西夏,立下戰功之王彥將軍?抑或後投河北招撫使張將軍麾下,任都統製,率軍北渡黃河,大敗金兵萬餘,收複新鄉之王彥將軍?”
“正是王將軍!”
李寶眼中閃爍敬意:“王將軍勇武過人,智謀兼備!其北渡黃河,收複新鄉,一時威震金賊!然金人勢大,王彥將軍收複新鄉後,遭數萬金軍圍攻,終不敵。”
“王將軍率部殘餘七百餘人,退入太行山,聯合太行山區兩河義軍,繼續抗金,為表與金賊不兩立之決心,所有將士皆於麵上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故自稱八字軍!”
李寶言語中透著激昂。
嶽飛聽得心潮澎湃。
他在官家左右,屢屢聽到兵部上報河北八字軍。
言說兩河忠義民兵首領傅選、孟德、劉澤、焦文通等豪傑,亦率所部十九寨,十餘萬人來投八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