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帶的是天兵天將嗎?怎麼這麼快?”有將領驚呼。
從邯鄲到邢州,直線距離足有百裡之遙。
即便是不帶輜重,隻靠急行軍,通常也需要兩天時間才能抵達。
而嶽飛的部隊,竟然在攻下邯鄲之後,僅僅一天時間,就抵達了邢州並攻克了它!
這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太厲害了!嶽將軍簡直神了!”
眾將領議論紛紛,臉上寫滿了敬佩,但更多的是感到匪夷所思。
他們無法理解,嶽家軍如何能做到如此神速,且戰力不減。
在一片震驚與議論聲中,大名府留守杜充的心中生出疑惑:“金人這麼弱嗎?還是說,駐守真定府的這部分金人,如此不堪一擊?”
靖康之變前,杜充也聽過金軍的赫赫威名。
聽聞金人滅遼時,鐵騎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後來金人南侵,燕地流民大量湧入滄州,杜充當時擔任滄州知府。
他擔心這些流民中有金人的內應,於是下令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屠殺。
再後來靖康之變,杜充被任命為北京大名府留守,在境內布下重兵防守,但金軍南下時繞過了大名府,讓他深以為憾。
一直覺得自己有韓信之才,隻是缺乏施展的機會。
如今,嶽飛一個毛頭小子,在短短三天內連下兩城,功勞一件接著一件,戰況完全超出了杜充對金軍的想象。
他心裡不服氣,覺得嶽飛搶了他的風頭。
“金人不過如此!嶽飛都能連下兩城,我宋軍主力豈能坐視不理?”
杜充在大帳內大聲說道,聲稱要率領宋軍主力主動發起攻擊。
他自詡為帥才,認為嶽飛能做到的,那自己也能行,甚至能做得更好!
他迫不及待想和金軍碰一碰,幻想著一鼓作氣,拿下真定府,直搗金人老巢,北上收複燕京,名流千古。
“杜留守,嶽將軍雖取勝,但此乃突襲之功,金軍主力尚未集結,我等仍需謹慎。”
作為主帥,李綱保持時刻冷靜,好言提醒道。
他知道杜充性情浮躁,沒有真正和金軍精銳交手過。
“李相國此言差矣!”
杜充擺手,已經聽不進任何勸告:“兵貴神速!嶽將軍已為我等打開局麵,此時正是主動出擊,擴大戰果之時!我杜充,願率宋軍主力東路軍,取恩州、冀州,一舉蕩平真定府!”
杜充的提議,從戰略上看,並非沒有道理。
攻打恩州、冀州,可牽製河間府金軍,能有效減輕嶽飛主攻真定方向的壓力。
杜充態度堅決,其他將領也因為嶽飛的勝利而躍躍欲試,鬥誌高昂,紛紛請命。
李綱知道杜充有私心,想立功,不過這也順應了自己北伐的策略。
此前的他們,可是大多不讚成北伐的,擔心不敵金人。
既然皇帝的旨意中提到要“集思廣益”,李綱在權衡利弊後,最終同意了杜充的方案。
命令杜充率領東路軍三萬人馬,即刻向真定府進發!
杜充聞言大喜過望,覺得自己終於等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他抱拳領命,信心滿滿地立刻開始調集兵馬,想象著自己像嶽飛一樣,迅速攻城拔寨,大殺四方。
不多時,東路軍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方開去。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