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顧千帆帶著李彥仙回到金陵府。
第一時間入宮複命,說李孝忠已死。
不多時,他便從宮中出來,直接前往錦衣衛指揮使傅臨淵的府邸,推薦李彥仙入錦衣衛一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就在顧千帆離開文德殿不久。
一直在暗處等待的皇城司提點黃顯,見到顧千帆的身影徹底消失在視線中後,猶豫再三。
最終,他一咬牙,做出一個決定,悄悄走向了文德殿,請求麵聖……
“卑職皇城司提點黃顯,拜見官家!”
崇禎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黃顯,淡淡地問道:“黃顯,你想越級上報?”
黃顯身軀一震,汗珠從額頭滾落。
官場之上,最忌諱越級上報了。
“卑職......”
黃顯深吸一口氣,知道這一刻決定著他的命運。
“卑職要舉報皇城司提舉顧千帆......”
黃顯一咬牙,將此次捉拿李孝忠一事,以及顧千帆將其推薦給錦衣衛的整個過程,如實向崇禎皇帝上報。
他儘量做到不偏不倚,沒有刻意點炮顧千帆,隻是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陳述出來。
他明白,在皇帝麵前玩弄心機,是最愚蠢的行為!
真誠才是必殺技!
崇禎皇帝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依舊波瀾不驚。
待黃顯說完,他才問道:“你這樣做,就不怕顧提舉因此獲罪,甚至報複於你嗎?畢竟他是你的頂頭上司。”
黃顯伏地,聲音堅定而洪亮:“回稟陛下!皇城司隻對陛下負責!臣身受皇恩,自當忠心耿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顧提舉即便是臣的頂頭上司,也絕不能淩駕於皇命之上!臣所言,句句屬實,並無私心,隻為儘臣子本分,不負陛下信任!”
崇禎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他很滿意黃顯的回答,這正是他想聽到的。
他要的是隻忠於他一人的皇城司,而不是某個大臣的私產。
“很好!”崇禎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你所奏之事,朕已經知曉,李孝忠一事,顧提舉已經向朕如實上報過了,是朕批準李彥仙入錦衣衛的。”
方才,顧千帆入宮複命,將此次河北之行的詳情,包括如何追蹤到李孝忠李彥仙)、如何擒拿,以及自己對李彥仙才華的賞識和將其推薦給錦衣衛的考量,一一向崇禎皇帝稟報。
他沒有絲毫隱瞞,甚至連自己“偷梁換柱”的想法也坦誠相告。
當然,他將此舉包裝成了“體恤忠勇之士”和“為國攬才”的策略。
“啊?!”
黃顯猛地抬起頭,臉上寫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他瞬間傻眼了,一股徹骨的寒意從腳底直竄腦門。
顧千帆竟然……竟然真的提前向皇帝稟報並得到了許可!
而他自己,卻像個跳梁小醜一樣,多此一舉地來告狀,簡直是自投羅網!
崇禎看著黃顯那瞬間變得蒼白的臉,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黃顯,你很忠心,朕很滿意,不必擔心顧提舉會報複你,他是個心胸開闊之人,不會與你計較的。”
黃顯聞言,心中大定。
官家這番話,既是安撫,也是警告。
顧千帆能不能報複他,不是顧千帆說了算,而是官家說了算。
既然官家說顧提舉心胸開闊,那自然不會有事。
但反過來想,若是顧提舉真的心胸不開闊,膽敢因為此事而報複黃顯,那豈不是說明他對官家之言不敬,對官家不忠?
如此一來,顧千帆也沒有繼續留下來的必要了!
黃顯頓時明了官場的微妙話語。
他再次伏地叩首,額頭緊貼地麵,聲音顫抖卻帶著前所未有的恭敬與恐懼:“臣萬死,謝陛下隆恩!臣定當肝腦塗地,報效陛下!”
他這才徹底明白,在皇帝的棋局中,所有人都不過是棋子。
顧千帆和他的行事方式,都不過是皇帝默許甚至引導的結果。
而他自己的“忠心”,也隻是皇帝用來平衡和掌握權力的一種手段。
經此一役,黃顯對崇禎皇帝的敬畏,已深入骨髓。
皇城司,這把新生的利刃,正以一種無孔不入、超乎想象的方式,滲入大宋的每一個角落,掌控著大宋的脈搏。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