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繁華依舊。
卻因新皇登基後的雷厲風行,添了幾分肅穆與緊張。
德安知府陳規,一襲素雅官袍,馬不停蹄地抵達南京。
他心中揣著忐忑,更懷著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期盼。
吏部官員將他直接引至工部衙門。
陳規甫一踏入工部大門,便見一位身著紫袍、麵容清矍的中年男子含笑迎了出來。
“可是陳規陳大人當麵?”趙鼎拱手行禮,語氣甚是熱絡。
陳規連忙回禮,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
工部尚書趙鼎!
這位在朝中素有“趙相公”之稱的重臣,竟親自出迎?
這等禮遇,遠超他一個小小知府的想象。
陳規這才真切感受到,自己此次被擢升入京,絕非尋常調任。
趙鼎也不多言,隻是笑著將陳規引入工部內堂,寒暄幾句後,便直截了當地引著他走向軍器局的試驗作坊。
“陳相公素來對火器研究頗深,陛下對此也頗為讚賞,今日特請陳相公來,便是想請您看看,我軍器局這些時日來的成果。”
趙鼎一邊走,一邊說道。
陳規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自豪。
自己對火器的研究,在大宋朝野,即便不是前無古人,也絕對是鳳毛麟角。
他曾嘔心瀝血,發明了一種名為“火槍”的器械,那是一種用巨竹製成的管形火器,需兩人配合,一人持槍,一人點火,噴射火焰,威力足以逼退賊寇。
可以說,整個天下,就沒有這種用於實戰,威力強大的管形火器!
陳規自忖,在大宋之內,若論火器之道,能與他比肩者,寥寥無幾。
今日入京,便是想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獻與朝廷,助官家成就一番霸業。
然而,當趙鼎推開試驗作坊的大門,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的笑容瞬間凝固在臉上,繼而轉化為極致的震驚與呆滯。
作坊內,一排排精巧絕倫的火器整齊擺放。
它們不再是笨重的巨竹,而是以精鐵打造的槍管,木質的槍托,其結構之精巧,製作之精美,遠超陳規的想象。
這些,便是工部軍器局所生產的火繩槍!
陳規顫抖著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撫摸著一支火繩槍的槍身。
那冰冷的金屬觸感,那流暢的線條,無一不彰顯著其超越時代的工藝水平。
他曾引以為傲的“火槍”,與眼前這批火繩槍相比,簡直猶如孩童玩物,粗陋不堪!
無論是形製、精細度,還是那透過槍口仿佛能感受到威力的震懾,都比他自己發明的“火槍”強了不知多少倍!
陳規猛地轉頭,看向趙鼎,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困惑與震驚:“這……這火繩槍……是何人所創?!”
他無法想象,在如今的大宋,竟有匠人能造出如此精良的火器!
趙鼎看著陳規臉上那精彩絕倫的表情,心中暗笑,臉上卻依舊保持著得體的笑容,一字一句地說道:“此物,乃官家所發明!而今已批量生產,優先裝備禦營軍。”
“官家?!”陳規聞言,如同遭受晴天霹靂,整個人如泥塑般呆立原地。
早就聽聞官家果敢,行事雷厲風行,是位鐵血君主。
但萬萬沒想到,這位皇帝,竟在火器一道上,有如此驚世駭俗的造詣!
這一刻,陳規對這位傳說中的鐵血官家,心中瞬間充滿了無儘的敬佩,甚至油然而生一種高山仰止的渺小感。
他站在那裡,呆若木雞,腦海中隻剩下反複回蕩的兩個字:“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