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會寧府。
金國皇宮,大慶殿。
一場決定金國未來走向的朝會正在此地召開。
殿內氣氛莊重肅穆。
金國皇帝完顏晟端坐禦座,目光掃視殿內文武。
他身材魁梧,不怒自威,周身散發著北方遊牧民族特有的彪悍之氣。
靖康之變,金軍短短一年內兩度南下,圍攻大宋東京汴梁。
起初,金國上下甚至沒有做好徹底滅亡北宋的準備,隻想著劫掠財物,收取歲幣。
然而,大宋的孱弱程度,大大出乎所有金國人的預料。
曾經自詡天朝上國的北宋,竟如紙糊般一觸即潰,皇帝被俘,國都兩度被圍,宗廟社稷毀於一旦。
如今,大宋太上皇趙佶已被押解回上京,南宋殘餘勢力倉皇南渡,原本橫亙在金國南侵路上的北方防線,如真定、太原等重鎮,也已相繼被金軍占領,大量土地落入金人之手。
新的問題隨之而來:這些新占領的漢地,該如何治理?
更重要的是,金國若要繼續南侵,步步為營,直至徹底吞並大宋,這些地方將是未來出兵、轉運糧草的重要基地,其治理方針,將直接影響金國大業的成敗。
殿內,主要有兩股勢力在激烈爭論。
為首的是金國宗室重臣,國論勃極烈完顏宗翰。
他身披華貴的皮裘,身形高大,眼神精光四射。
作為金國最高行政長官“國論勃極烈”中的“左國論”,其地位相當於金國的宰相,主導著行政與軍事大權。
“合罕!”完顏宗翰麵向完顏晟,語氣恭敬。合罕,女真語中對君主的尊稱)
“大宋虛弱至此,恰說明天命已在我大金!漢人狡詐,若不以雷霆手段,強行推行我女真製度,必將滋生事端。”
“臣以為,對漢地,便當直接用強!廢除科舉,強製推行我猛安謀克屯田製度,以女真之法,改造漢地!”
完顏宗翰對女真製度有著絕對自信。
在他看來,治理漢人無需繁瑣,直接以武力壓製,以女真軍製管理,最為省事有效。
在座的金國漢人官員,卻對此憂心忡忡。
其中,知樞密院事劉彥宗,作為金國漢人重臣的代表,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劉彥宗乃遼朝舊臣,熟知漢人製度與文化,他曾參與謀劃攻宋,並提出要收宋朝圖籍、宮中器具,對漢地統治有著深入思考。
被金國招攬後,他頗受器重,輔佐金國皇帝治理漢地。
劉彥宗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宗翰國論的策略雖顯雷霆之勢,但臣以為,於漢地恐難長久。”
金國朝廷裡,女真貴族習慣稱金國皇帝完顏晟為合罕,但漢臣往往遵循中原王朝的文書規範,稱其為“陛下”。
劉彥宗繼續道:“漢人以農耕為本,其社會結構、文化習俗皆與我大金迥異,若強製推行我猛安謀克之製,廢除科舉,隻會引起漢人的強烈反彈,激起民變,反而耗費我大金兵力與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