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的難題在於占領之後的如何治理。
以往的經驗表明,完全占領漢地,推行女真舊製,會遭遇漢人的強烈抵抗,治理成本極高。
此前,劉彥宗曾提出過一個“分區管理、因俗而治”的臨時方案,即在女真舊地,沿襲大金舊製;
而對於新占的漢地,則沿用漢人製度,形成“女真舊製管本部、漢製管漢地”的局麵。
然而,完顏昌提出的“以漢製漢”,則更為深遠,不僅僅是治理方法,更是一種政治策略,通過扶持聽話的漢人政權來管理漢地,從而減輕金國的統治負擔,並能更好地掠奪南朝的財富。
金國皇帝完顏晟聞言,心中不禁有些納悶。
在他印象裡,撻懶完顏昌)以往是個粗人,隻懂行軍打仗,對政事並不精通,怎麼現在卻能提出如此深謀遠慮的策略?
這讓他感到新奇,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撻懶,你細說。”
完顏晟的語氣變得緩和,帶著一絲期待:“這‘以漢製漢’之策,具體當如何實施?你從何處得來此等精妙之法?”
完顏昌被問住了。
這策略並非他所創,而是另有高人指點。
沉吟片刻後,他決定實話實說。
完顏晟上前一步,恭敬地稟道:“合罕,此策並非臣所想,乃是南朝一個名為秦檜的官員所提出,此人對南朝內情洞若觀火,尤其對宋朝官員關係、政治傾向、文化傳統有深刻洞察,他所製定的許多策略,皆十分務實,遠非尋常宋人可比。”
“秦檜?”完顏晟疑惑地皺起眉頭,從未聽過這個名字。
完顏昌連忙解釋道:“此人乃臣部下看守五國城俘虜的耶律塗山所舉薦,耶律塗山覺得秦檜是個難得的人才,便向臣舉薦,臣將他帶回上京會寧府後,發現此人確實奇才,便讓他先在軍中任文字官,為我軍出謀劃策,因其擅長文筆,故軍中皆稱其為小秦學士。”
完顏昌的話引起了完顏晟極大的興趣。
一個被俘的宋朝官員,竟能提出如此深遠的“以漢製漢”之策,這簡直聞所未聞。
金國向來以武力征服為主,對於如何巧妙地統治漢地,一直缺乏係統性的策略。
如今,一個漢人主動獻上如此方略,無疑是雪中送炭。
完顏晟目光中閃爍著精光,看向殿下群臣,尤其是那些先前還質疑完顏昌的將領們。
見完顏晟如此看重一個南朝漢人,並且是由完顏昌這個素來不善謀略的宗室引薦,眾臣心中都充滿了好奇。
“傳朕旨意!著人將秦檜帶上來!朕倒要看看,這小秦學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內侍領命,小跑著出了大殿。
殿內,女真群臣交頭接耳,對於即將覲見的這位“小秦學士”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