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大宋外交部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5章 大宋外交部(1 / 2)

夜色方垂,宿州城內燈火初上。

王倫與幾名護衛自東水門入城,連塵土都未拂去,便直奔向行宮向聖上複命。

崇禎早已在正廳候著。

廳外,風鼓旗影,金鼓聲在夜風裡沉沉回蕩;

廳內卻靜得可以聽見一炷香燃斷的細裂聲。

王倫踏進來的那一刻,眼底帶著些微倦色,卻還掛著一抹得意的笑。

“臣不辱使命!”

王倫行了個長揖,將在金營的所見所聞、一來一往的言辭纏鬥,一一道來——。

從自報“禮部尚書”唬住守衛,到席中連珠炮似地拋出細節問題,讓完顏宗輔轉不過彎來,說到對方啞口無言、被迫應下“兩日後”的交接期限時,王倫嘴角帶著少許得意。

“……於是,金人元帥隻好依允,臣趁機辭彆,按原路返回。”

崇禎聽罷,忍不住朗聲一笑:“好一個王倫!你一進帳,朕便知你成功了。”

如果沒成功,王倫不可能活著活來。

“王卿,此行冒險,你立下功勞,朕要厚賞!”

崇禎笑道:“不過,禮部尚書一職,朕不敢輕許,但你可以進禮部,即刻擢你為鴻臚寺卿,專司對外事務。”

身旁的內侍總管康履聞言,微微一愣。

鴻臚寺卿,從四品,是實缺重任,而王倫一介出身寒微、半帶市井痞氣的“朝奉郎”,一躍登堂入室,這在大宋官場可謂驚詫。

王倫也是怔了好一瞬,心裡不禁激蕩,隨即一躬到底,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臣……叩謝天恩!臣願以此身血骨,為大宋鞠躬儘瘁!”

鴻臚寺卿啊!

自己不過是個混混出身,年輕人時混跡京汴的青樓酒肆,靠關係得了個虛缺小官,原以為仕途到此為止,就算攀爬十年也不過能到個六品郎官。

沒想到此番去一趟金營,稍微動動嘴皮子,竟一飛衝天。

此刻的王倫,隻覺熱血上湧,不僅是因為權位,更是那種被識拔重用的喜悅。

“官家如此待我,我哪怕是拚下這條命,也要報答官家!”王倫心底暗誓。

崇禎看著他,神色不動,隻淡淡道:“好生做事,你且下去休息吧。”

王倫再次叩謝,邁著平快的步伐,退下。

......

崇禎如此破格提拔他,一是出於選拔人才,而是又有打算。

王倫此人,機敏善變,舌如利刃,既能在金軍大營周旋,也不拘小節,有幾分市井油滑。

這樣的性子,用在廟堂治政上,未必合規矩;

可一旦放到對外場合,卻是先天的好材料。

因為在那種場合,不是論資排輩、空說八股,而是要鬥心眼、繞彎子、拖時間、探虛實。

而大宋的外交,向來是一盤爛賬,並非由禮部一統辦理,而是一個由多部門協同參與的複雜體係,各方權力交錯,彼此掣肘。

作為大宋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不僅掌握著軍事調度的權柄,也直接介入重大外交決策,承擔著對外的軍事外交職能。

從宋遼簽訂的“澶淵之盟”,到宋金密謀的“海上之盟”,這些改變局勢的重大談判都由樞密院主導。

與遼、金之間的邊境劃界、停戰協定、邊防事務,更是樞密院直接出麵負責的範疇。

除此之外,兵部亦在外交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不僅配合樞密院處理邊境的軍事協調,還掌管著與對境貿易相關的榷場事務、邊境官員的互訪,以及通過軍事部署達成外交威懾等工作。

權力分散帶來的後果極為明顯,每逢重大外交事件,必需多衙門之間反複磋商。

一旦涉及各方利益與主張的衝突,便難以迅速定策,往往在猶豫與推諉之間錯失良機。

更棘手的是,“禮儀之爭”幾乎貫穿了整個宋代外交史。

靖康之變前,大宋朝廷圍繞“是否聯金滅遼”爆發爭論: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