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我隻需三千兵馬!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4章 我隻需三千兵馬!(1 / 2)

北伐大軍啟程的日子,整個東京城幾乎傾城而動。

十幾萬將士披堅執銳,旌旗蔽空,從宣化門外列陣到黃河渡口,戰鼓聲聲,陣雲如潮。

此番,北伐大軍號稱三十萬。

實際上,南宋為應對金國南下,動員了二十三萬兵力,但隨戰事推進,收複之地必須派兵駐防。

東京開封府城是新近光複的核心,更需重兵守護,留了三萬守軍;

鄭州、洛陽等西邊重鎮也各駐勁旅,以防金軍自西側殺回。

林林總總,加上各州縣駐軍,留守兵力達到十萬。

崇禎親率的北伐軍主力,足足十三萬人馬。

他們都是打過勝仗的精銳,拱衛著禦駕,浩浩蕩蕩一路向北。

曆時十日,行軍四百裡,北伐大軍沿汴水北上,直抵大名府。

這是大宋北伐的前沿要地,城牆高聳,四野開闊。

兩年前,左丞相李綱曾在此設營籌劃北伐,首取真定之戰,然而雖收複邯鄲、漳河防線,卻因杜充驕狂,折戟於真定府的城下。

許多將士記得那次失利,至今心有不甘。

此時的大名府行宮,燭台金盞,垂簾兩側立著披掛甲胄的親衛,氣氛因即將召開的禦前會議而越來越緊張。

崇禎安坐上首。

在路上,他和就眾將已經商量好了北伐策略。

北伐首戰就是收複真定府,而後以真定府為根基,進而收複燕雲十六州。

崇禎清楚,真定府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此地北控幽燕,西接太原平晉之道,南臨黃河北岸平原,是溝通冀中、河東、燕雲諸地的樞紐。

金國早在奪占真定後,便將其打造為統治華北的核心據點,作為南下攻宋的前進基地;

同時,也是金國在中原的稅賦倉庫與軍需中轉中心。

百年之後,蒙古崛起,真定府又成為金國抵禦蒙古東進的“西線要塞”,金國在此修繕城牆、囤積糧草,與蒙古軍反複爭奪。

禦前會議由樞密使姚友仲主持。

他來到禦案前展開地圖,指著真定府一帶道:“啟奏陛下,此次金東路軍為南下侵宋,自真定抽調了至少半數兵力,如今真定之守,比李相國當年北伐時要薄弱一半。臣以為,此時攻取真定,正是天賜良機。”

崇禎開門見山,沒有繞圈:“如今諸將皆知,北伐首戰定在真定,此役攻下,不止是洗雪李相國之恥,更是收複燕雲之先聲,諸位,可有願領此任者?”

剛說完,台下一陣沙沙的甲葉聲響,馬上有人起身。

“臣張伯奮,願率部進取真定,保在十日以內,克複全境!”

張伯奮抱拳行禮,聲音洪亮,猶如銅鐘。

他出身禦營鐵騎,行軍迅猛,素有“鐵足將軍”之稱。

“陛下!”

王淵幾乎是緊接著跨前一步:“臣願請命!隻需一萬人馬,晝夜急行,三日可封真定城門,絕其外援!”

還未等崇禎回應,韓世忠也站了出來,大手一揮:“臣韓世忠,自請出征!隻需五千精銳,直搗真定,我要讓金兵見識何為我大宋的鐵血!”

眾人正熱烈之時,一道鎮定的聲音插了進來。

“臣嶽飛,請命。”他微微一笑,道:“臣隻需三千兵馬。”

這一句話,讓殿中眾將不由側目。

趙州、邢州加真定府,防守人數至少上萬,三千人馬如何能破?

嶽飛神情不變,隻是淡淡補充:“臣曾隨李相北伐,三日內連克趙州、邢州二地,熟悉地形與金人虛實,此番若能智取,不必強攻,三千足矣!”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