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實際行動,在向城中傳遞一種無聲的壓力:大宋的軍隊來了!
城頭的金軍守將郭藥師遙望宋軍營壘,臉色陰沉。
郭藥師本為遼國“常勝軍”統帥,在遼軍中久負盛名。
但遼國氣數將儘之時,他敏銳地察覺到宋金合擊的局麵已成,於是率八千常勝軍獻涿州、易州降宋,被宋徽宗封為恩州觀察使,仍駐燕山府統領舊部。
宋廷對其寄予厚望,不僅保留建製,還給予極高自主權,可市馬、可納降、甚至自置官屬。
然而郭藥師表麵稱忠,暗裡卻與金國往來,甚至私鑄金印。
雖屢有人告發其異誌,宋廷仍抱幻想,將其視作抵禦金人的屏障。
結果,金軍南侵之際,郭藥師在白河象征性抵抗後立即投降,並將燕山府軍情、牟駝崗馬場二萬匹戰馬、三百萬石糧草)等軍機儘數出賣。
其後更引金軍直撲汴京,精準指認宋軍防禦薄弱處,為靖康之變立下“首功”。
然而,金國對這位三姓家奴從未全信。
利用完之後,將他調離燕京,安置在真定府擔任守將,實際上是個明升暗降的棄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久前。
郭藥師接到密報,說東路軍與中路軍在宿州大敗、撤退,心中隱隱擔憂。
於是上報燕京,征詢金軍大帥韓企先。
韓企先卻不以為然:“宋軍新敗我東路之師,必留守中原穩固,斷不敢北上,真定高城堅壘,北方尚有重兵,爾且安心。”
郭藥師心中雖不踏實,但對上官之令隻能陽奉陰違,命加強城防,並派小股偵騎查探宋軍虛實。
真定城外,嶽家軍營帳林立。
大帳中,牛皋、王貴等嶽家宿將正在議事。
牛皋揪著胡子冷笑:“郭藥師這廝,當年投遼,又降宋,再降金,賣國害民,無恥至極,今日撞到咱手裡,也算天理昭昭!”
嶽飛神色冷峻:“此人反複無常,縱有武勇,終是禍國之源,然今日攻城,不可貿然硬拚……須得誘之出城。”
王貴會意:“末將領三百騎佯攻,示之薄弱,引其奮勇來追,待入伏後,再合擊之!”
次日清晨。
嶽飛親遣王貴率一小股輕騎抵近真定西門,挑戰呼喝,射上幾箭便作勢敗走。
城頭的郭藥師見狀,哈哈大笑:“原來宋軍虛弱至此,不過是外強中乾,追!殺了這幫孱兵,提振軍心!”
尤其得知城外的宋軍隻有區區三千人時,郭藥師終於自信,親率數千人馬出城,直指敗逃的宋軍。
金軍越追越急,未察兩翼林中已有嶽家伏兵靜如雕塑。
待敵軍深入穀口,嶽飛令旗一揮,號炮齊發。
伏兵驟起,戰鼓雷鳴,刀槍如暴雨般從兩翼撲下,切斷了金軍退路。
王貴率輕騎掉頭反衝,首尾夾擊,喊殺聲震徹雲霄。
郭藥師猝不及防,軍陣大亂,坐騎驚嘶不已,金兵四散奔逃。
嶽飛見時機已成,親率主力壓上。
短短一刻鐘,敵軍已潰成一團,拋甲棄械如飛奔兔。
郭藥師倉皇退回真定,嶽家軍緊追不舍,趁亂抵近城下。
城門未及重關,嶽家軍已衝入城中巷戰。
郭藥師見大勢已去,棄城北遁,剩餘守軍或降或潰。
真定城就此易手!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