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一片恭賀之聲。
王倫低聲謝恩,卻能感受到許多大臣眼中的欽佩與幾分豔羨,這種不動戈矛卻有戰功的造詣,古來不多見,升官發財必不可少。
不過,此番北伐,戰功由認真反複議功,待班師回朝後,方能論功行賞。
如此才不至於出現差錯,或者少記了功勞
“得地而不守,功反為虛。”
崇禎當場下旨,由韓世忠、嶽飛、張俊、張伯奮率精銳接管四州防務。
三日後與金軍於約定之地互換城防,立時駐防布防,農商安撫並行。
又令兵部、戶部、工部分派軍械、糧草、築防等各項人手,確保接管之日即能維穩。
王倫起身躬身:“臣願隨韓、嶽二公先行赴交割,以防生變。”
崇禎頷首應允。
三日後,北風獵獵。
薊州北門之外,宋金雙方的旗幟隔著一片空場分列。
城牆上,金軍甲光閃耀,城外,宋軍陣列如山。
正午時分,銅鼓三鳴,各派千人齊步入中立地帶,監交官按謄寫的條款,交接印信、庫鑰、城圖。
在檀州,嶽飛率鐵騎親自驗視糧倉馬廄,確保數目無差;
在媯州,王倫親眼見到金軍在城門前卸下門釘、交付城鑰。
那一刻,他才真正放下心中最後一絲戒備。
夕時,退兵號角自四州同時吹響。
寬闊的平原上,金軍人馬緩緩北上,甲胄聲逐漸遠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軍則於日暮之時開入城防,換上宋朝旗號,接收城池與軍械。
城頭新掛上繡著“宋”字的青天白日旗時,城中百姓自發燃香、鳴放竹炮,許多人在街道兩旁泣不成聲。
這是他們多年後第一次,在自己城門下看到宋旗重新飄揚。
完成接管後的第五日,韓世忠、嶽飛麾下的大軍緩緩南歸,除駐防兵五千留守四州餘軍全部撤回燕京。
城外十裡長亭,文武百官列陣迎候;
百姓扶老攜幼,端著茶水、捧著熟食,爭先恐後送到將士手中。
王倫與韓、嶽並騎而行,笑道:“韓公,嶽公,此去雖說無刀兵立功,但這口氣,咱們總算替燕雲百姓出了。”
嶽飛抱拳:“這是王相公之功,我輩不敢居全。”
......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
燕京城內如同過年。
這次北伐,可謂戰果累累。
不僅收複了東京開封府,還一路北上,收複了太原、滄州重鎮,以及燕雲十六州的八州之地,其中四州是靠談判取得。
城頭的宋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城下則是一派不舍與熱烈交織的場景。
今日,崇禎皇帝宣告北伐大勝,班師回朝!
按照他的部署,宋軍留守五萬人,分屯燕京及新獲四州,統一由嶽飛節度,駐守北地門戶,防範金人再犯。
其餘八萬大軍,則由皇帝禦駕親率,南撤班師。
崇禎禦臨點兵台,親自囑托嶽飛:“卿可任選勁旅三萬,駐守燕京與薊、順、檀、媯四州,此役雖暫歇,然金人賊心未改,卿要與守將嚴明軍紀、撫恤百姓,使燕雲民心,重歸大宋!”
嶽飛抱拳答道:“臣必固若金湯,不使敵軍涉我邊寸土。”
有嶽飛鎮守燕京,崇禎寬心,這才放心班師回朝。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