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興慶殿。
“陛下,大宋如今士氣正盛,若我們現在仍與之在陝西、環慶對峙,恐怕……”
說話的是西夏的資深將領嵬名薩裡,曾數次與宋將韓世忠、吳玠交過手,深知其軍鋒銳不可當。
宰執梁仲遷亦拱手道:“臣請早遣使致意大宋,以釋兩邊之疑,如此既可安人心,又可借機交換邊地,減少軍費。”
李乾順眯起眼:“與宋交好,金人那邊如何交代?”
嵬名薩裡低聲一笑:“金國如今自顧不暇,聖上不必多慮,以女真之性,打疼之後,三年五載內必修養生息,我們此時緩緩轉向,不過作小國常策,不會引他們立刻反目。”
沉思片刻,李乾順終於下令:
“好,擇能言之使,攜厚禮赴汴,與大宋皇帝釋舊迎新,此行,不求立時和議,但要讓大宋皇帝知我西夏無惡意,將來或有合縱之機!”
群臣齊聲稱諾。
經過連夜的召集群臣商議,最終,西夏朝堂上達成了一致意見:主動派使者,前往大宋,與大宋交好!
這同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
在過去,西夏與大宋的關係,始終是刀兵相向多於和平往來,即使有往來,也多是互市貿易,政治上的“交好”更是聞所未聞。
然而,如今金國這堵牆倒了,大宋這頭睡獅醒了,李乾順深知,西夏必須迅速調整戰略,以適應這個天翻地覆的新局麵。
他要親自向大宋新君傳遞善意,探明大宋的真實意圖,更要避免成為下一個“軟柿子”。
一個強大的大宋,遠比一個強大的金國更令西夏擔憂。
因為大宋,才是西夏世代的宿敵。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而西夏,必須學會如何在其中生存!
......
南京。
紫禁城。
乾清宮。
“真累啊!”
龍椅之上,崇禎卸下了繁重的朝服,靠在椅背上,輕歎一聲。
自崇禎二年臘月北伐,禦駕親征,到現在金秋十月凱旋歸來,將近一年時間。
一路風塵仆仆,宵衣旰食,即便鐵打的身子,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
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勞累,更是精神上的緊繃,每一道軍令、每一次決策,都關乎著大宋的國運,關乎著數萬將士的生死。
好在,這份累,累有所值。
崇禎不僅收複了自宋徽宗以來所有失陷的國土,更將燕雲十六州中的八州重新納入大宋版圖。
這等赫赫武功,足以與開國太祖趙匡胤比肩,甚至猶有過之。
崇禎實現了穿越而來最初的宏願,讓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煥發了新的生機。
此刻,他最渴望的,便是卸下這滿身的疲憊與重擔,好好休息一番。
於是,摒退了所有侍從,緩步走向坤寧宮。
已經近一年未嘗春色了。
坤寧宮內,溫暖如春。
燭火搖曳,映照著朱皇後溫婉的麵容。
二十八歲的朱璉,依舊如初見時那般恭儉柔順,賢惠端莊。
她並未像尋常後妃那般濃妝豔抹,而是以最自然的姿態,迎接著風塵仆仆歸來的夫君。
看到崇禎略顯倦怠的神色,朱皇後立刻上前,親手為他解下外袍,又奉上一杯溫熱的參茶。
“官家一路辛勞,臣妾看您清瘦了不少。”
朱皇後輕聲細語,眼中滿是關切:“如今大局已定,官家可要多加保重龍體才是。”
崇禎握住朱皇後柔嫩的手,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溫暖,心中的疲憊頓時消散了不少。
“有皇後賢內助,朕再累也值得,這一路,最是掛念你,如今河山再造,海晏河清,總算不負天下蒼生,不負列祖列宗。”
朱皇後被他這番甜蜜的話羞得麵色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