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後二人並肩坐下,燭影搖紅,殿內氣氛溫馨而寧靜。
聊了一陣北伐的趣事和朝中新政,朱皇後似是想起了什麼,神色略微黯淡了幾分。
“官家,臣妾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皇後猶豫著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懇求。
崇禎見她麵露愁容,便知是私事,溫言道:“皇後與朕,何須見外?但講無妨。”
朱皇後這才輕歎一聲,道:“是關於臣妾的妹妹,鄆王妃朱鳳英,自鄆王趙楷謀反被誅,按朝廷法度,其妻妾子女皆要受到嚴厲處罰……刑部如今已下定論,要將鳳英流放嶺南,保留性命但終身為賤籍。”
提到“謀反”,崇禎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
自古以來,“謀反”便是十惡不赦之大罪,大宋律令對此有著明確而嚴苛的規定:謀反者本人處斬,其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妻妾、母女、祖孫、兄弟姊妹以及部曲、資財、田宅,儘數沒官為奴。
即使是謀反情節較輕,達不到誅滅九族的程度,妻妾也需流放三千裡,資財照樣沒收。
當然,皇族宗室不可能被誅九族的,其他懲罰卻是無法赦免。
鄆王趙楷明目張膽的謀反,還差點下黑手乾掉了崇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禎怎會容他?
該抄家抄家,該流放流放!
崇禎深知,法律不容情麵,尤其是對謀反大罪。
然而,朱鳳英不僅是鄆王的正妻,更是皇後朱璉的親妹妹。
在大宋,皇後親屬犯罪並無豁免權,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通過“法外開恩”的方式,減輕其處罰,比如將為奴改為流放。
朱皇後接著道:“鄆王趙楷共有五位妻妾,五個兒子,六個女兒,如今都在刑部等候發落,若非鳳英是臣妾的親妹妹,恐怕早已被流放了,臣妾懇請官家念在鳳英無辜,又兼臣妾姐妹情分上,饒恕她這一遭。”
鄆王妃朱鳳英是鄆王繼妃,靖康之變前不久才嫁給趙楷,說起來也挺倒黴的。
福沒享幾天,禍事一大堆。
崇禎沉吟不語。
謀反者家屬的處置,曆來是帝王展現仁慈與維護法度的平衡點。
他想起了宋神宗熙寧八年,宗室趙世居涉謀反案的先例:
趙世居被賜死後,其妻妾、女兒、兒媳皆被強製送入禁寺為尼,子孫除名削籍並監禁,兄弟叔伯降職。
這一案例表明,宗室女眷雖可免死,卻需承受身份剝奪與終身禁錮的懲罰。
鄆王妃朱鳳英若被流放嶺南,即便保住性命,也無異於生不如死。
看著朱皇後眼中的淚光和期盼,崇禎心中一軟。
朱皇後恭儉賢惠,從未向他求過什麼,如今為親妹求情,情理之中。
更何況,此刻他剛剛班師回朝,疲憊之餘,也希望能與皇後親近一番,共敘天倫。
在朱皇後溫柔的目光注視下,任何鐵石心腸的帝王,恐怕也很難拒絕。
“罷了!”崇禎輕歎一聲,最終鬆口:“既然皇後為她求情,朕便開恩一次,鄆王妃朱鳳英,特赦其罪,免除流放,準其削發為尼,於寺廟中清修,此生不得外出,其餘鄆王妾室及其子女,皆依刑部定論,發配流放嶺南!”
崇禎的旨意,既顧及了皇後的情麵,又維護了法度的威嚴。
削發為尼,禁足清修,雖不至死,卻也永絕塵緣,作為謀反者家屬,已是極大的恩典。
至於其他妾室與子女,則必須為趙楷的罪行付出代價。
朱皇後聞言,頓時喜極而泣,連連叩謝:“臣妾代鳳英謝過官家隆恩!官家仁慈,天下之福!”
她知道,在謀反這樣的大罪麵前,能保住妹妹的性命和一絲體麵,已是莫大的恩典。
妹妹被赦免,朱皇後心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她轉過身,用儘心思服侍著崇禎。
是夜,帝後溫存,崇禎龍精虎猛,儘情宣泄著征戰十月的疲憊與壓力。
朱皇後雖覺身子有些吃不消,卻也甘之如飴。
在一番纏綿過後,她氣息微喘,依偎在崇禎懷中,享受這份幸福。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