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了什麼,朱皇後柔聲提議道:
“官家,如今江山社稷日漸穩固,朝中也有許多賢臣輔佐,可自靖康之變後,宮中一直未曾選妃,官家膝下子嗣單薄,除了太子與公主柔嘉,宮中未免顯得冷清,臣妾以為,官家或可考慮廣納秀女,充實後宮,為我大宋綿延子嗣。”
崇禎微微一怔。
的確,自他來到大宋,為了穩定朝局,重振軍威,幾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國事之上,兒女私情被他拋諸腦後。
如今宮中,除了朱皇後,便隻有一個性子清冷的賢妃。
至於太子趙諶,雖然名義上是他的兒子,但畢竟不是他親自生下的血脈,而且這小子對自己也一直不怎麼感冒,父子之間始終隔著一層。
崇禎對太子沒有什麼感情,太子對他也保持著距離,甚至在之前的迎駕儀式上,太子表現出的輕慢,也讓崇禎看在眼裡。
如今大局初定,是時候考慮子嗣綿延之事了。
崇禎來到大宋,不僅僅是為了挽救這個王朝,更希望能在史冊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包括親自打造的子嗣,繼承他革新圖強的意誌。
“皇後所言有理。”
崇禎輕撫著朱皇後的秀發,目光深邃:“待過些日子,朕便著禮部操辦選妃之事,是該為我大宋,多添幾位皇子公主了。”
朱皇後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為皇家開枝散葉,更是鞏固皇權,穩定江山的百年大計。
而她自己,也將為此儘到皇後的本分。
翌日一早,天色微亮,晨曦初上。
坤寧宮中,崇禎帝和朱皇後仍在熟睡之中,享受著短暫的安寧。
宮人輕手輕腳地來到寢殿外,聲音壓得極低,卻也帶著幾分焦急:“啟稟陛下、娘娘,太上皇後駕到……”
“什麼?!”
朱皇後猛地驚醒,顧不得儀態,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慌亂地抓過床邊的衣物。
她麵色發白,額頭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太上皇後鄭氏,對於她而言,無疑是宮中最難纏、最令人畏懼的存在。
自她入宮為後以來,鄭氏便以各種由頭欺壓於她,使她在後宮之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崇禎帝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稟報擾醒,皺了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解。
太上皇後?
她來坤寧宮作甚?
崇禎穿越而來,自然知道這位太上皇後鄭氏並非他這具身體宋欽宗趙桓的生母。
宋欽宗的生母是宋徽宗的第一任皇後王氏。
王氏出身開封官宦之家,於元符二年以“選入宮”的方式成為當時還是端王的趙佶的妾室,初封“順國夫人”。
元符三年,宋哲宗去世,宋徽宗趙佶即位,王氏次年建中靖國元年被正式冊立為皇後。
王氏與宋徽宗趙佶育有兩子一女,長子即宋欽宗趙桓,次子趙檉和女兒壽春公主均早夭。
王氏性格恭儉柔順,從不乾預朝政,且對後宮約束嚴格,深得宋徽宗早期敬重。
然而,隨著宋徽宗後期寵愛鄭貴妃,也就是現在的太上皇後鄭氏,王氏的皇後地位逐漸被邊緣化,最終於大觀二年病逝,年僅二十五歲。
死後諡號“靖和”,宋欽宗即位後追尊生母王氏為“顯恭皇太後”。
而此刻來訪的鄭氏,正是宋徽宗的第二任皇後鄭氏。
她在王氏去世後,於政和元年被冊立為新皇後。
鄭氏雖未生育宋欽宗,但作為宋徽宗的繼後,在宋欽宗即位後被尊為“太上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