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最煩女人嘰嘰歪歪,根本不給她繼續狡辯的機會。
他冷哼一聲,看向一旁的宮人:“太上皇後身體不適,速速送回宮歇息,傳朕旨意,若無要事,太上皇後以後不得隨意離開寢宮,更不得再踏足皇後的坤寧宮半步!違者嚴懲不貸!”
“是,陛下!”
宮人們被崇禎的怒氣所懾,連忙上前,半扶半請地將嚇得呆若木雞的鄭氏架起,匆匆帶離了坤寧宮。
鄭氏被宮人簇擁著,一步三回頭,眼中充滿驚恐與怨恨。
她沒想到,這個曾經任她擺布的皇帝,如今竟變得如此冷酷無情,不留半點顏麵。
她想要反抗,卻被崇禎那淩厲的目光死死壓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最終隻能不甘地被送回自己的宮殿,形同軟禁。
坤寧宮內,氣氛重新歸於平靜,卻留下了一絲壓抑。
朱皇後忽然想到昨夜自己為妹妹求情,不由心有餘悸。
崇禎輕輕握住她的手,安撫道:“皇後不必擔憂,往後,無人敢再欺負你,朕的皇後,理應母儀天下,而不是被這等婦人所擾!”
“她若再敢來生事,朕便廢了她!”
朱皇後望著崇禎堅定而充滿保護欲的眼神,心中的委屈與不安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感動與依賴。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將成為後宮真正的主人!
......
翌日清晨的朝會。
氣氛較之往日似乎帶著一絲不同尋常的輕鬆與活絡。
昨日坤寧宮中太上皇後被崇禎帝“請回”的傳聞,已如風般迅速傳遍了宮廷內外。
皇帝的強勢,不僅震懾了後宮,也讓朝臣們隱隱感覺到,大宋的官家,真正硬起來!
當崇禎帝端坐金鑾殿上,例行問政之後,禮部尚書李若水便踱步出列,手持笏板,躬身奏道:
“啟奏陛下,臣禮部有一事上奏,關乎皇家綿延,社稷長久。”
崇禎帝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
李若水清了清嗓子,恭敬地說道:“陛下聖德英武,中興大宋,實乃萬民之福。
然臣觀陛下春秋正盛,如今三十之齡,膝下卻僅有一後一妃,子嗣一人,未免過於單薄。
此番北伐凱旋,正是四海升平,廣開後宮,為皇家開枝散葉,延續萬年基業的良機。
臣等奏請陛下,依祖宗舊製,廣選秀女,充實後宮!”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大義凜然。
然而崇禎心裡清楚,這並非李若水的一時興起。
他昨夜與朱皇後提及選妃之事,朱皇後心中有數,深知這種事情,由她這個皇後提出最為得體,但若直接向皇帝開口,又恐顯得自己急於討好,或是彆有圖謀。
於是,朱皇後便悄悄知會了內侍總管康履。
康履是宮中老人,深諳此道,便心領神會地找到了禮部尚書李若水。
由禮部尚書在朝會上正式提出,既合乎規矩,又避免了皇帝因“好色”之名而遭人詬病。
“選妃之事,確已延宕許久。”崇禎帝神色平靜,波瀾不驚地說道,“既然諸位愛卿有此心,便依禮部所請,操辦選妃事宜吧。”
此言一出,殿內眾臣皆露出讚同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