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康履見狀,心知陛下此刻怒火中燒,需要有人將事情原委清晰稟明。
他向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方才刑部尚書朱勝非已將江東經製副使趙明誠一案駁回大理寺,稱證據不足,不宜定罪,然而,大理寺右治獄少卿張承,非但未遵刑部之意重審,反而再次提審趙明誠,對其施以酷刑,逼其認下莫須有之罪,並欲在大理寺公審坐實其罪名!”
康履言語中雖無指責,但那陰陽怪氣的語調,卻將大理寺的行徑刻畫得淋漓儘致。
他繼續道:“刑部尚書都認定證據不足的案子,大理寺卻非要刑訊逼供,坐實證據,這豈非兒戲,豈非蔑視王法?”
崇禎冷冷地看著王衣,眼神愈發銳利:“王卿,你大理寺平日裡,都是這樣審案的嗎?連對官員都敢如此膽大妄為,強行羅織罪名,那麼對尋常百姓,又是如何?是不是也用同樣的手段,屈打成招,草菅人命?!”
這些質問如同一記記重錘,狠狠敲打在王衣心頭。
他知道,官家這是將趙明誠一案,上升到了整個大理寺的審案公正性,甚至整個大宋律法尊嚴的高度。
這已不僅僅是一個小官的冤案,更是動搖國本、挑戰皇權的大罪!
王衣冷汗直冒,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知道自己若不迅速做出反應,恐怕這烏紗帽便要不保,甚至連性命也難說。
“陛下!臣……臣萬死!臣這就回大理寺,立刻徹查此事,將那張承緝拿歸案,給陛下,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王衣聲嘶力竭地喊道,顧不得擦去額頭的汗水,便要起身告退。
“不必了。”崇禎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著急。
王衣一愣,以為陛下要降罪。
崇禎緩緩起身,目光深邃地掃視了一眼雅間內眾人:“朕今日正好無事,便隨王卿一同前往大理寺,親眼看看,你大理寺是如何審案的!”
此話一出,王衣整個人都僵住了,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陛下竟然要禦駕親臨大理寺審案?!
這在大宋開國以來,也是聞所未聞之事!
這意味著陛下對大理寺的信任已經蕩然無存,更是要以此案警示天下官員,整肅朝綱!
“陛下聖明!陛下親臨,乃臣等之幸,百姓之福!”
王衣反應過來後,立即大聲應道,語氣中充滿了感激與恐懼。
感激陛下沒有直接降罪,恐懼於陛下的雷霆手段。
崇禎不再多言,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李清照。
李清照此刻已經從極度震驚中稍稍緩過神來,但仍不敢抬頭直視天顏,跪伏在地,身體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在皇城司親從官的簇擁下,崇禎率先邁步走出茶肆。
大理寺卿王衣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惶恐不安。
而李清照,也顧不得許多,心中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在康履的示意下,顫巍巍地起身,跟隨著隊伍,一同走向那座象征著律法最終裁決之地,大理寺。
大理寺。
如往常那般端莊威嚴。
崇禎帝在皇城司親從官和康履的簇擁下,很快抵達了大理寺。
知道官家想暗中聽審,大理寺卿王衣戰戰兢兢地領路,將眾人引至後堂。
“陛下,這便是審訊廳的後堂。”
王衣躬身耳語,指了指前麵一道精美屏風:“此處設有屏風,可避人耳目,又能將堂內審訊情景儘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