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活活氣死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2章 活活氣死(2 / 2)

“而他,是九五之尊,天下至尊!你才華橫溢,豔冠京華,他看上你,亦是情理之中!我又能拿什麼與他相爭?!我又能如何……”

“你可曾想過,他救我,是為了讓你對我,永遠心存感激,卻又永遠活在他的陰影之下?!為了……為了讓我坐實這‘借妻攀附’的罵名?!”

這句“借妻攀附”,像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李清照。

她顫抖著後退一步,望著眼前這個被猜疑和痛苦折磨得麵目全非的丈夫,心如刀絞。

曾經的恩愛夫妻,此刻卻被一道無形的深淵所隔絕。

此後,趙明誠徹底變了一個人,茶不思飯不想,日漸消瘦,眼神空洞無神。

他本就是個敏感而清高的文人,經曆了牢獄之災,身心俱疲。

如今又被這等流言纏身,無論崇禎如何怒斥群臣,如何表明清白,在世俗的眼光裡,在趙明誠自己內心的掙紮中,這都像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明誠無法麵對妻子“名聲受損”的事實,也無法擺脫自己“借妻攀附”的臆想。

他不再收藏金石,不再鑽研學問,每日隻是枯坐在書房,對著舊時的文稿發呆,或是盯著窗外。

更是對李清照避而不見,即使偶爾碰麵,也隻是冷冷地瞥一眼,不發一語。

曾經的柔情蜜意,悉數化為冰冷的隔膜。

李清照心痛如絞,日夜陪伴,嘗試與他交談,重拾往日情趣,甚至不惜以淚洗麵,苦苦哀求。

然而,趙明誠已沉淪在自己編織的苦海中,對外界的一切都充耳不聞,對妻子的勸慰更是視若無睹。

他那份文人的清高與脆弱,被猜疑與屈辱所吞噬,最終演變成一種偏執的絕望。

最終,在趙明誠一案昭雪不久後,這位才華橫溢、一生清高的金石學家,在無儘的抑鬱與自我折磨中,撒手人寰,溘然長逝。

他的去世,給李清照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崇禎得知後,十分鬱悶。

明明自己什麼也沒做,趙卿怎麼就走了?

一定是當初在大理寺和刑部大牢中,遭受酷刑留下的後遺症!

於是,崇禎又給此前因趙明誠案落馬的幾個官員,追加了幾年流放刑期,以此安撫家屬。

......

這段劇情。

最初的設計是單純蹭李清照的名,以她為視角崇拜崇禎,經常給他寫詩。

因為二人年齡相差十多歲,肯定是不能收的,而且我也沒有孟德之好,不會收有夫之婦。

以崇禎的為人,也斷然不會做出此等驚世駭俗之事,最多成為詩友。

關於趙明誠氣死的結局,是對曆史上他棄城的懲罰,不給他好結局。

《宋史?趙明誠傳》記載,當年十二月,金軍尚未兵臨江寧,但“有潰兵數千人犯城”即北宋潰敗的散兵遊勇騷擾城池)。

麵對這一並非“金軍主力”的威脅,趙明誠卻“縋城而出”,從城牆上用繩索吊下逃走,導致江寧城內人心惶惶,後被朝廷追責罷官。

當然了,趙明誠不是投降派。

從時代背景看,南宋初年避戰風氣嚴重,趙明誠的行為並非個例,而是靖康之變後南宋官員的普遍困境。

因為他是文官,守城能力有限,能守成的概率極低。

大宋文官多是治國無方、禦敵無策之人,但凡文官守城成功的,都會名垂青史,比如李綱、宗澤。

所以趙明誠能力很一般,且懦弱,不能指望他乾什麼大事。

即便如此,無論從“法”還是“義”的角度,趙明誠的棄城都是不可辯解的失職,是他人生中的汙點。

所以得寫死他!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