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府。
陽光明媚。
街市一如既往地熱鬨非凡。
今日的梅家,門庭若市,人聲鼎沸。
府衙的差役們早早便在梅家門前張燈結彩,貼上紅綢,掛上“奉旨宣詔”的牌匾。
一隊身著禮服的禮部官員,在平江知府和縣令的陪同下,浩浩蕩蕩地抵達梅家小院。
為首的禮部主事手持金黃色卷軸,臉色莊重肅穆。
梅鶴亭,這位年過不惑的秀才,此刻正穿著他那件最體麵的儒生長衫,顫巍巍地跪在院中。
他的妻子和梅家所有親眷,也都跪伏在地,緊張激動。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禮部主事展開詔書,高亢威嚴的聲音,瞬間響徹梅家小院,引得周圍鄰裡百姓紛紛駐足圍觀,探頭探腦地想一探究竟。
詔書中,皇帝褒讚梅凝“品德端莊,才貌出眾,賢淑可嘉”,特冊封其為昭儀。
更重要的是,詔書明確指出,念及梅凝入宮侍奉君上,其父梅鶴亭教女有方,特恩贈右武郎從六品)一職,並加檢校太子賓客虛銜,蔭補其弟或子侄)一人為三班奉職從九品),以彰皇恩浩蕩。
一字一句,如同天籟,深深地敲擊在梅鶴亭的心弦。
梅秀才緊閉雙眼,淚水洶湧而出,模糊了視線。
右武郎!從六品!
檢校太子賓客!
蔭補子弟!
這…這簡直是祖墳冒青煙了啊!
梅秀才寒窗苦讀大半輩子,求一個功名而不得,受儘世人冷眼。
卻不曾想,有朝一日,竟能因女兒之故,得此恩典!
這哪裡是贈官,這簡直是再生父母,再造之恩!
“臣梅鶴亭……叩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梅鶴亭激動得涕淚橫流,重重地叩首,十分虔誠。
這一跪,是跪謝皇恩,更是跪謝女兒為梅家帶來的榮耀與尊嚴。
周圍的鄰裡百姓們,聽得這詔書內容,無不震驚得目瞪口呆。
平日裡那個清貧的梅秀才,如今竟成了朝廷命官,女兒更是一飛衝天,成了皇家的昭儀娘娘!
這簡直是鯉魚躍龍門,祖上積德啊!
一時間,梅家小院外,讚歎聲、羨慕聲此起彼伏。
“哎呀,老梅家這是真的飛黃騰達了啊!”
“梅秀才熬了一輩子,可算是熬出頭了!誰說讀書人沒用?這不,養了個好女兒,比考中進士還強!”
“昭儀娘娘啊!入了皇族,比知府老爺還尊貴呢!”
宣詔結束後,禮部官員和平江知府、縣令紛紛上前,向梅鶴亭道賀。
態度之恭敬,與往日判若兩人。
昔日梅鶴亭見縣令,還需躬身作揖,如今縣令在他麵前,卻也要客客氣氣,口稱“梅相公”,甚至帶著一絲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