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鶴亭接過那金燦燦的詔書,雙手顫抖,如捧至寶。
看著妻子和親眷們驚喜交加的臉,看著周圍鄰裡們羨慕又敬畏的目光,梅鶴亭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揚眉吐氣。
幾十年的清貧與不甘,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洗刷和升華!
而這其中,麵部表情最豐富的,莫過於平江府衙當初那個為難梅家的小吏。
當得知梅凝被冊封為昭儀,且其父梅鶴亭被贈從六品官職的消息時,小吏嚇得魂飛魄散,連夜趕往梅家,咚咚咚地叩響了梅家的大門。
“梅……梅相公!小的知錯!小的有罪啊!”
小吏“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著梅鶴亭連連磕頭,將額頭都磕青了。
他聲音帶著哭腔,身體顫抖得如同篩糠:“小的當初有眼不識泰山,狗眼看人低,冒犯了昭儀娘娘,冒犯了梅相公!小的罪該萬死!求梅相公恕罪!求梅相公給小的一條生路啊!”
若是知府和縣令老爺知道自己曾經為難過昭儀娘娘,不用說什麼下場。
丟官是小事,被整個平江府官場針對才是大事!
梅鶴亭看著小吏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樣,心中既有痛快,也有一絲感慨。
他沒有為難小吏,隻是淡淡地說了句:“起來吧,過去的就過去了,日後好好當差便是。”
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小吏如蒙大赦,感恩戴德,連連磕頭稱謝。
此後,這名小吏徹底改變了往日囂張跋扈的習性。
他逢人便說,當初梅娘娘來報名時,自己就看出她不同尋常,有鳳儀之姿。
“你們是不知道啊!當時梅娘娘來報名,那氣質、那容貌,一看就不是凡塵俗物!哎呀,我當時就覺得,這姑娘,未來定是貴不可言!可不是嘛,這不就成了昭儀娘娘了!果然是慧眼識珠啊!”
小吏在府衙前,繪聲繪色地吹噓著,好像自己當年真的有那般高明的眼力一般。
這番話,雖然帶著幾分諂媚和自吹自擂,卻也反映了梅家境遇的巨大轉變。
梅家在平江府,從此也成了炙手可熱的存在。
曾經對梅鶴亭避之不及的鄉紳們,如今紛紛攜厚禮登門拜訪,恭賀梅家喜事。
那些平日裡對梅家不屑一顧的士族,也開始主動遞上拜帖,表示願意與梅家結為姻親。
梅鶴亭還有個兒子,年僅十五歲。
梅鶴亭的幾個遠房親戚,聞訊後也從各地趕來,爭相認親,希望能借著梅家的勢,光耀門楣。
梅鶴亭的兄長,原本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如今也因梅凝被冊封昭儀,跟著沾了光。
梅鶴亭將朝廷蔭補的“三班奉職”名額給了兄長之子,讓他得以入仕為官,實現了梅家祖祖輩輩的夢想。
至於自己的兒子,他想讓兒子走仕途,憑本事真正的入仕為官,完成自己年輕時未曾完成的夢想!
昔日門前冷落的梅家小院,如今每日賓客盈門,熱鬨非凡。
梅鶴亭和妻子每日都在應酬,累並快樂著。
看著家中的變化,感受著世人態度的轉變,心中對女兒梅凝的感激與思念,更是達到了頂點。
他們知道,女兒雖然身陷深宮,前途未卜,但她卻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家族的命運,讓他們這些寒門草芥,得以在世人麵前挺直了腰杆。
這一切的榮耀,都源於那位英明神武的官家,崇禎皇帝!
梅鶴亭每日都會在書房中焚香,遙望京城方向,默默祈禱女兒在宮中一切安好,也祈禱大宋江山穩固,官家萬壽無疆。
如今,女兒的榮耀與家族的興衰,都與天子的聖明息息相關。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